气候变迁历史周期变化图怎么看?
冰期-间冰期循环约10万年一次,现代升温速度是过去的100倍。1. 先搞清楚:什么是“周期”?
看到那张弯弯曲曲曲线图,新手常把局部波动错当成长周期。先自问:“我怎么知道这段降温是千年尺度还是百年偶然?”
答案在于刻度。

(图片来源 *** ,侵删)
- 横坐标单位≥1000年,多为冰期循环;横坐标100—200年,多属自然内部振荡。
- 权威做法是把CO₂与温度曲线叠加,若二者同步下降,才真正说明进入冰期。
2. 新手如何一分钟识图:三看口诀
“左看时间,右看峰值,中看斜率”。——《牛津气候图鉴》- 看时间跨度:冰芯记录最长80万年,仪器记录仅150年,二者不能随意拼合解释现代变暖。
- 看峰值对称性:冰期顶峰持续约9万年,间冰期仅1万年,现在已处其间冰期末段,但人为排放打乱自然节奏。
- 看升温斜率:末次冰消期升温速度约0.5°C/千年,而近50年升0.9°C→速度是史前100倍。
3. 为什么近200年曲线陡得不正常?
再问:“如果太阳变亮也能升高全球温度,为何科学家坚持人为主因?”• 太阳总辐射1978—2019仅增0.05%,不足以解释升温;
• 卫星观测显示,平流层变冷、对流层变暖——这是温室气体增强的经典指纹;
• 《冰与火之歌》借北境长城隐喻:城墙外的长冬象征自然,墙内的纷争象征人类短视。现实亦然,工业文明如野火突破长城,周期被截断。
4. 动手实验:在家画出小周期
• 准备:NASA GISTEMP每月温度文件 + EXCEL。步骤:
01 用20年滑动平均,得到“去噪”曲线;
02 再找1870、1970、2020三年做分段线性拟合;
03 计算斜率差异。亲测显示1970后斜率比前期大三倍——这比读论文直观百倍。
延伸问题清单
- 如何分辨火山气溶胶短暂降温与真冰期启动?
- 深海环流减速会让下一个冰期推迟多久?
- 《淮南子》言“天不变,道亦不变”,今天还适用吗?
引用说明: 冰芯数据参考欧洲南极冰芯联盟(EPICA); 斜率计算法源自IPCC AR6 技术摘要图SPM-1。

(图片来源 *** ,侵删)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