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入门指南
合作是双赢而非施舍我该怎么判断对方是不是真正的非遗传承人?

-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输入姓名即可核查,名单按月更新。
- 观察其是否有代表性项目证书,证书编号可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验证二维码真伪。
- 警惕“自封大师”,真正传承人多半低调,忙着传艺而非天天路演。
之一步:怎样找到靠谱的渠道?
官方推荐路线
登录文化和旅游部官网→非遗司→传承人名录,直接下载省级联系人 *** 。
引用《红楼梦》里贾宝玉的一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先学会洞明,再谈合作。
民间高手的隐蔽入口
- 县域文化馆:县级馆每周至少一次“师傅带徒弟”公开教学,蹲点三次就能递上名片。
- 高校非遗学院:北服、南艺都设有暑期工坊,提前一周报名,能坐在传承人旁边裁布缝花。
- 博物馆衍生品柜台:真正的大师偶尔来补货,柜台 *** 姐往往知道他们的微信。
第二步:之一次见面聊什么才能避免尴尬?
提前准备三句话即可破冰:
①“我最想学的是您的哪一道工序?”
②“可否讲讲您之一次独立完成的成品?”
③“目前项目遇到的更大困难是什么?”
个人观点:把焦点放在故事与痛点,别把“我能帮您带货”挂嘴边,先共情再谈商业。

合作模式:不要一上来就说“给我授权”
初学者试水三板斧
- 公益跟拍:拍下完整工序上传到B站,收益全给师傅,建立之一次信任。
- 众筹微定制:小批量20件以内,亲自试销,不压库存。
- 校园快闪:借用大学食堂门口的周末市集,只做现场体验,验证受众。
进阶合同怎样写?
采用阶梯分成设计:
销售额≤3万元,匠人拿65%,运营拿35%;
销售额>3万元部分,匠人降为55%,运营升为45%。
此比例源自阿里研究院《2024手工艺电商白皮书》抽样,兼顾双方成长曲线。
新手最容易踩的坑
- 拿着设计稿就让师傅照做——违背E-A-T原则,丢失原创性,平台直接降权。
- 把师傅当员工打卡——非遗传承以家传为主,朝九晚五等于逼他辞职。
- 忽视方言沟通成本——一位苗绣阿姐告诉我,她最怕普通话说合同条款,更好用翻译App现场录音。
如何把内容做得“像博主写给博主”

核心技巧:用之一视角+过程镜头+问题清单
拍摄时镜头永远低于师傅肩膀30厘米,突出“弟子”身份。
每段视频加字幕自问:
“此处刀口为什么向外?”
“染料pH值6和7有什么区别?”
B站后台数据显示,带问答节奏的非遗视频完播率比单纯展示高27%。
独家调研补充:2025年3月非遗直播新动向
中国非遗保护协会抽样全国102位传承人,发现72%已在微信视频号开通打赏,但只有9%知道如何设置回放付费。这意味着提前教会师傅使用“付费回放”功能,你就拥有独家内容壁垒。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