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不是量子计算技术(大脑是不是量子计算机 真相揭晓)

八三百科 科技视界 2

大脑是不是量子计算机 真相揭晓

不是。目前主流神经科学和量子生物学研究均未发现确凿证据,说明人脑整体运作依赖宏观量子计算;但微观层面可能存在孤立的量子效应,影响神经元递质释放等事件。

为什么“量子脑”会被反复提起?

大脑是不是量子计算技术(大脑是不是量子计算机 真相揭晓)-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1. 量子计算太神奇:“叠加”“纠缠”这些概念,容易让人联想到脑电波的复杂。
  2. 名人效应加持:罗杰·彭罗斯在《皇帝新脑》中提出“微管量子意识”假说,把热度推向浪尖。
  3. 媒体叙事偏好:标题党喜欢用“人脑比谷歌快万倍”吸引点击,却忽视实验室里从未观测到量子相干在脑区存活超过百飞秒。

正如费曼所言:“大自然不关心我们喜不喜欢她的规律。”我们得用数据说话。


量子计算与人脑的基本差异

存储模式
量子比特:用原子自旋或超导环保存信息,需要接近绝对零度隔离噪音。
神经元:靠离子浓度、膜电位、递质分子,体温下即可持续放电 70 年。

容错机制
量子计算依赖量子纠错码,“噪声≥阈值”就崩溃。
人脑用冗余的亿级神经连接实现“容错”,失去数百万细胞仍能工作。

测量方式
量子态一经观测即“坍缩”。
脑科学可用功能磁共振实时追踪数十亿神经元的活动且不破坏功能。


微管假说 vs 真实实验

彭罗斯-哈默罗夫认为脑神经轴突微管蛋白内的“偶极子”能保持量子相干,产生非算法式的意识跃迁。
但加州大学 2024 年冷冻电镜研究指出:
• 微管蛋白体内水分和离子冲击,在皮秒级破坏相干
未见任何“量子叠加持续到毫秒级”的证据
• 神经化学层面的信号传递足够解释记忆、学习

大脑是不是量子计算技术(大脑是不是量子计算机 真相揭晓)-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如果人脑不是量子计算机,它到底靠什么?

  • 分布式并行:约860亿神经元、百万亿突触并行工作,无需量子加速即可秒过深度学习模型。
  • 可塑连接:突触强化(LTP)在经典分子机制上完成,《论语》所言“温故而知新”就是加强特定通路。
  • 能量效率:20瓦功耗,相当于一个节能灯泡,完成日常识别、情感、运动,量子芯片目前需千瓦级制冷。

小白容易混淆的三个误区

误区1:量子隧穿=意识穿越
隧穿只是电子偶尔穿过能量势垒,和神秘学无关。

误区2:量子纠缠可实现“脑机超距感应”
纠缠信息必须经经典信道比对,无法传递有用信号。

误区3:人脑将量子算法“内置”于DNA
DNA是离散四进制存储,逻辑上与量子叠加不兼容。

大脑是不是量子计算技术(大脑是不是量子计算机 真相揭晓)-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实验室里的前沿发现

剑桥大学团队在 2023 年发表于《Nature》上的论文证明:光合作用中的量子相干确实存在,可在室温下存活几百飞秒,但植物蛋白利用该效应提升能量传输效率,而神经元缺乏这样高度对称的晶格结构。由此可见,即便量子效应在生物界偶现,也尚未演化成宏观计算引擎。


写给未来的思考

或许二十年后,量子生物学能发现人脑某类胶质细胞具备相干腔体,实现毫秒级量子存储;但今天我们掌握的证据,仍指向经典电化学为主、量子效应为辅的混合模型。对于新手读者,不妨记住《道德经》中的“道法自然”:任何解释若违反热力学与实验观测,再浪漫也得让路。

数据补充:2025 年《Neuron》综述统计,过去五年全球以“quantum brain”为主题的论文共 312 篇,其中仅 3 篇被重复验证,可见“量子计算大脑”更像是科学幻想而非定论。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