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气候变迁历史图(南阳气候变迁历史图高清在哪找)

八三百科 自然探秘 22

南阳气候变迁历史图高清在哪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档案馆开放数据”

找图之前先弄清三个疑问

南阳气候变迁历史图(南阳气候变迁历史图高清在哪找)-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Q:什么是气候变迁历史图?
A:它把时间跨度拉成可视坐标,横轴是年份,纵轴是气温、降水、极端天气频次等曲线,一眼看出冷暖干湿的摇摆。
Q:普通人要高清图干什么?
A:修家谱、做研学手册、给短视频科普配图,甚至决定在哪里养老都能用到。
Q:为什么搜“高清”总跳出广告?
A:算法默认“高清”=付费素材,把权威报告藏到了搜索第二页,需要学会换长尾词“开放数据下载”。

三步锁定最可信的资源

  1. 先锁定官方源: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阳站自建站以来的逐日记录,该站始建于1953年,数据最完整。
  2. 再用学术通道:在CNKI搜索“南阳 气候序列重建”并勾选“图表”类型,论文末尾附图通常可下原图。
  3. 最后避坑:带水印的“某文库”“某当网”一律跳过,凡要求充会员的都不是正版。

自己也能画一张“私家版”

动手前提

电脑装有Excel,会拖拽就能上手。

数据源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V3.0)”直接下载南阳1951—2020年。

步骤拆解

  • 数据清洗:把csv里“缺测”改为空白,避免Excel画成0℃假寒冬。
  • 计算年均温:用AVERAGEIFS按年聚合,一列年、一列均温
  • 生成折线图→添加趋势线→调坐标轴最小粒度为0.5℃,曲线更平滑。

我之一次DIY时被朋友赞“像杂志插图”,其实只要五分钟。

南阳气候变迁历史图(南阳气候变迁历史图高清在哪找)-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图到手后还能挖出什么故事?

极端高温的悄然抬头
1970 年以前,≥35℃的日数年均25天;1990 年以后升至40天。北宋《东京梦华录》写“七月暑退”,而今处暑仍酷热。
从洪水到干旱的快速切换
统计显示,1954、1975 大洪水过后,仅隔4年就转成长旱,《明史·五行志》亦记南阳“大涝之后必大旱”规律惊人一致。

权威引用与金句加持

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里写道:“气候之变,非一代所睹。”如今我们用高清折线替他完成了后五千年的细节补白。

《史记·货殖列传》有载“南阳好稼穑”,古人已利用气候波动改种耐旱冬小麦,提示我们图形背后更是生存策略。


新手最容易踩的坑

南阳气候变迁历史图(南阳气候变迁历史图高清在哪找)-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 把“气候变化”误当“天气异常”。百年趋势靠气候,单日暴雨只是天气。
  • 混淆“平均”和“极值”。年均温只高1℃,但极端高温可能破表3℃,两者含义截然不同。
  • 引用旧图不加时间戳。2018年前的图往往未含2020年的超级暖冬,拿来做预测会失真。

给内容贴上“可信身份证”

我在每幅自绘图表右下角加了两行:数据来源: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处理工具:Excel2021,制图:@气象小白。这既符合百度E-A-T里“可追溯”要求,也让我的小红书粉丝乐于二次转发。


一招蹭到官方最新图表

每年“世界气象日”前后,南阳市气象局都会发微博纪念海报,附PDF下载链接。把海报里的图截下来,分辨率高达300dpi,直接满足印刷需求,官方版权零风险。


小结之外的小灶

如果你仍嫌麻烦,在“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输关键词“南阳气温格点”,一秒出tif,扔到PS改色后就是自媒体头图。真正的信息差不在技术,而在“找到官方入口”的那一次点击。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