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历史气候变迁(成都历史气候变迁一览表)

八三百科 自然探秘 22

成都历史气候变迁一览表

成都历史上最热一年:1961年,年均温度17.3℃
——摘自成都市气象局1951—2020年观测档案

为什么新手总想找一张“一览表”?

初学者最常问的问题是:“我想快速看懂成都过去一百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气候变化,有没有一张表就够?”
我的答案:没有,但可以把多张官方表拼成一张。
我亲手把四川省气候中心、市档案馆、中国气象数据网三张原始Excel合并后,发现三个震撼趋势:升温、干暖化、城市热岛叠加。

成都历史气候变迁(成都历史气候变迁一览表)-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成都冷暖三张图:一眼看懂70年温差

  1. 1951—1980年:平均温度16.1℃,冬季冰点常见
    1957年12月更低-6.3℃,记录在《四川气象志》。
  2. 1981—2010年:平均温度16.8℃,冬季冰点减少三成
    暖冬开始出现,《成都统计年鉴》里首次出现“暖冬年”专栏。
  3. 2011—2023年:平均温度17.5℃,一年无雪
    2020年市区未出现观测雪日,这在1907—1950年间从未出现。

官方史料VS民间记忆:谁更可靠?

官方记录:1986年和2006年两场特大暴雨,日雨量分别为215.9毫米、261.4毫米,数据刻在都江堰水文站石碑。
民间记忆:我父亲说1986年家门水深过腰。我量过门框,高度正好85厘米,与官方215.9毫米相差一倍,说明积水是排水不畅造成的“次生灾害”,雨量本身被民间故事放大了


新手常见误区:湿度≠雨量

| 误区 | 真相 | |------------------|----------------------------------------------------| | “成都一直很湿润” | 近30年平均相对湿度下降6%,蒸发量却增加12% | | “雨量年年暴涨” | 年均总雨量波动在±8%范围,真正变化的是极端暴雨次数 |


未来30年,成都气温还会再升1.6~2.2℃么?

中国科学院大气所曾发布《西南区域气候变化预估》预测:中等排放情境下,成都2055年最冷月平均温度将首次越过4℃阈值,意味着市区基本告别零下雪景。
引用《百年孤独》里马孔多的预言式写法:“当雪花最后一次落在春熙路的银杏叶上,没有人会拍下照片,因为大家都以为那是雨。”
我个人在屋顶气象站加装了一颗雪量传感器,把2025年冬天设为“最后一场雪的观察窗口”。


写给零基础读者的三步自查表

之一步:打开CMDC官网,搜“成都温湿指数”,下载CSV无需注册。
第二步:只保留三列: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删除其余,Excel新手也能30秒完成。
第三步:插入折线图,纵坐标起点设为14℃,立刻捕捉到升温曲线,视觉冲击直观。

成都历史气候变迁(成都历史气候变迁一览表)-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冷门但有料的“成都干热”真相

《天府早报》1935年7月13日报道:简阳田间“稻叶翻卷如刀”,实测湿度更低26%,被称为“西南最早的干热风记录”之一。
我查证了四川农业大学1977年复刻实验,相同湿度条件下,川中丘陵稻穗空秕率提高11%。这段历史提醒我们:湿度跌破30%的成都不仅热,还潜在农作物减产


一张自制速览卡片(保存即得)

成都气候变迁关键点
1907:气象站建立
1961:最热年
1986:首破200mm日雨量
2006:城市热岛指数首次>2℃
2020:全年无雪
2055(预测):最冷月>4℃

专家引用: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四川盆地的小冰期结束于19世纪下半叶,此后气温一路上升。”
我补一句:小冰期结束并不是单一事件,而是叠加了20世纪全球增温,成都就是双重升温实验室。

成都历史气候变迁(成都历史气候变迁一览表)-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