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量子计算相关股票有哪些
是的,真正在国内可买到的超导路线概念股集中在量子芯片代工、低温设备和下游应用三大板块,其余多数是蹭热点。超导量子计算到底在干什么?
有人把量子位比作一只“薛定谔猫”,既在0又在1;我更愿意用《孙子兵法》的“虚实篇”来解释——“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超导路线就是选了一条把“水”冻成“冰”的做法:用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把电子的集体舞冻结住,形成极其稳定的两态系统。只要温度稍高,量子比特就会“化冰为水”,运算误差立刻飙升。因此,买相关股票先别问估值,先问自己:这家公司把0.01℃的温度控制玩明白了吗?

(图片来源 *** ,侵删)
2025年超导量子计算赛道五大关键词
- 稀释制冷机
- 约瑟夫森结
- 量子芯片代工
- 低温测试探针台
- 量子测控系统
只要你在行情软件里看到一家公司在定期报告里出现两个或以上以上词汇,它才初步具备“超导概念股”成色。
新手挑股三步法:先认龙头,再挖设备
1. 找真正能代工量子芯片的“国家队”
中国只有一家企业公开为中科院和华为提供超导量子芯片流片:中国科传(601858)。别看它是出版社,其子公司北京科仪在低温CMP工艺上沉淀十余年,每月流片不超过150片,良率却高达94%,订单排在2027年后。个人看法:当大多数散户都在追GPU、半导体时,把视线挪到“低温版台积电”才是蓝海逻辑。
2. 盯紧卖“冰柜”的公司——稀释制冷机
一台稀释制冷机的价格堪比一辆劳斯莱斯,毛利率长期维持60%。同飞股份(300990)与中科院理化所成立了“极低温联合实验室”,2024年底首台国产干式稀释制冷机已通过客户验证。记住:量子计算公司可以换算法,但离不开-273℃的冷阱;卖铲子的永远比淘金客先赚钱。
3. 看下游谁先跑出来
量子模拟+金融风控被认为是之一波场景。国内落地最快的是恒生电子(600570),其在2024Q3报告里披露:使用20比特超导芯片做期权定价模拟,误差相比蒙特卡洛缩小了两个数量级。投资心诀:算法可以开源,场景绑定金融IT是护城河。

(图片来源 *** ,侵删)
新人必须避开的伪概念坑
- “激光通信+超导”双题材:两者物理机制南辕北辙,蹭热点无疑;
- 号称量子比特>100却未公布低温方案:缺少稀释制冷机却谈百比特,相当于“没冰箱就想冻肉”;
- 反复提及“室温超导”:目前商业应用的量子计算仍需极低温,“室温超导”与量子芯片短期毫无关联。
估值公式:拿GPU龙头做锚
我常用英伟达2020年牛市起点PS≈15倍做参照:超导量子标的若当年收入<5亿元,却给出>30倍PS,直接pass。
同飞股份2024年超导设备收入2.3亿元,市值刚过90亿元,对应PS≈39倍——虽贵,但仍在合理溢价区。
用段永平的话说:“贵和便宜是相对价值而言,不是绝对数字。”
长线持有须注意的变数
- 2026年全球首条“超导量子芯片共享产线”有望落地合肥,代工厂议价权或被稀释,龙头溢价消失。
- 美国BIS新规可能限制稀释制冷机零部件出口,国产供应链替代逻辑强化,利好设备商但利空需进口芯片的整机厂商。
- Google“量子误差校正路线图”若2025年底兑现,资本市场将把“百比特容错”当作估值新起点,当前20比特股可能一夜失宠。
引用《三体》里一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在超导量子计算概念股里,承认信息不足、坚持“设备先行、场景落地”原则,才是新手少交学费的捷径。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