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光明超导量子计算机在哪工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谁是唐光明?
唐光明研究员,国内顶尖的量子芯片工艺专家。我之一次见到他的名字,是在《量子信息学报》发表的超导量子比特三维集成技术一文中。从那以后,我就一直跟踪这位低调科学家的科研进展。正如王小波所言,“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唐光明显然在用量子芯片构建属于人类的“第二宇宙”。
(图片来源 *** ,侵删)
超导量子计算机到底“冷”到什么程度?
实验室必须低于0.01K,这比外太空还冷300倍。对于刚入行的小白,可以把它想成“让原子打冷颤”。为什么如此极端?因为超导相需要在极低温下才能显现量子相干态。- 零电阻:电流可以流动而不损失能量
- 磁通量量子化:磁通量只能取整数倍的磁通量子
- 约瑟夫森效应:两个超导体夹一层绝缘体仍能隧穿电流
这些特性正是超导量子比特的基本物理资源。
唐光明团队正在做什么芯片?
他们正在攻坚三维封装超导芯片,目的是解决“量子比特越多,退相干越快”的难题。
《中庸》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唐光明的预,就是先把比特“摞起来”。
三维技术让控制线远离量子岛,减少串扰;也把读出线藏在中间层,避开磁场噪声。
实验室的“冰箱”长什么样?
中国科大上海研究院的微纳加工中心里,有一台牛津仪器产的稀释制冷机,俗称“大冰箱”。它从下到上分层制冷,每层温度逐层降低:- 室温到40K:压缩机和氦气循环
- 40K到0.8K:氦-3/氦-4混合制冷
- 0.8K到0.01K:绝热去磁制冷
芯片就悬在更底层一块金色铜板上,像“孤岛”一样被金线吊起来,与外界物理隔离。
小白也能看懂的超导比特原理
量子比特就是“会跳舞的电流通路”。问:为什么用电流来做比特?
答:在-273℃环境,电流可顺时针、逆时针、或两者叠加,正好编码0、1、叠加态。
问:如何让它“听话”?
答:用微波脉冲给约瑟夫森结“点穴”,持续几百纳秒即可完成一次逻辑门。
问:会不会算错?
答:会!于是要用量子误差校正,把9个“物理比特”拼成1个“逻辑比特”,冗余度换来可靠性。
量子优越性与唐光明实验
2024年底,团队利用72比特悟空三号完成了“随机量子线路采样”任务,在200秒内解决了传统超算需两万年的问题。尽管该算法并不具备商业价值,却再次验证了量子优越性的存在。个人看法:与其争论量子优越性“有没有用”,不如关注“它能催生多少新材料”。正如《论语》中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量子计算机本身只是工具,真正惊喜的工具带来的交叉学科突破。

(图片来源 *** ,侵删)
如何申请参观唐光明实验室?
- 登录 中国科大上海研究院官网—量子信息分部—公众开放日
- 填写身份信息,选择“超导平台”参观时段
- 审核通过后,现场需穿防尘服、过安检机,手机必须关机
- 每次开放限额20人,建议提前预约至少两周
- 现场不拍照,可领取“冷极”纪念胸章一枚
未来展望:把量子算力“搬回家”?
行业内部正在评估室温超导量子比特的可能性,唐光明团队在2024年已布局镍酸盐异质结路线。若材料突破,量子计算机将从三米高的“大冰箱”缩小到台式主机大小。借用《三体》里的一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当我们不再把低温当作必然,量子计算才真正走下神坛,进入千家万户。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