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机需要液氦超导散热(量子计算机液氦散热原理揭秘)

八三百科 科技视界 15

量子计算机液氦散热原理揭秘

不需要。液氦超导不是量子芯片唯一冷却路径,但仍是当今主流方案。

为什么超导量子芯片“怕冷”

量子计算机需要液氦超导散热(量子计算机液氦散热原理揭秘)-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量子比特依赖约瑟夫森结在极低温下维持相位相干性;温度只要上升一点,量子叠加态就会像安徒生《雪后》里的魔法玫瑰,瞬间凋落。实验表明,1 mK 级别的涨落就能把退相干时间缩短 30%,制冷不再是配件,而是量子计算“生命线”。


液氦究竟降到几度

常见误区:有人说“液氦=–196 ℃”。实际分两种:

  • 液氦-4:–269 ℃/ 4 K,能轻松把铜线变成超导体,但量子芯片仍嫌热。
  • 液氦-3:–273.2 ℃/ 0.3 K,通过稀释制冷机把氦同位素混合,才能把量子比特镇住。

Google Sycamore 那台 70 量子比特机,“真正待在 15 mK 的宇宙最冷角落”——Nature 2023 原文。


散热≠制冷:量子机的两条散热链

量子计算机需要液氦超导散热(量子计算机液氦散热原理揭秘)-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传统数据中心通过液冷片“搬热带走”;量子机有两级。

  1. 一级散热:脉冲管制冷机,把 300 K 热量降到 3 K。
  2. 二级散热:稀释制冷机混合腔,以微瓦级超临界氦循环,将剩下的 3 K 热量“挤压”到 20 mK。

有趣的是,散热功率不到 1 W,却消耗 20 kW 的市电——效率不到千分之一,这才是实验室里灯火通明的原因。


没有液氦行不行?

可以,但场景不同:

  • 光学量子:室温即可,只需激光稳频。
  • 硅-28 量子点:英国《小王子》团队正测试 1 K 的氦循环机,有望替代氦-3。
  • 纳米机械振子:加州理工 2024 B 样机采用“绝热退磁+氦-4”,跳过氦-3。

IBM 研究员曾预言:“未来十年,量子冰箱会像家用空调一样分体化,氦只是可替换的一种工质”——但截至目前,我们仍住在“冷到结冰”的现实版《纳尼亚传奇》。

量子计算机需要液氦超导散热(量子计算机液氦散热原理揭秘)-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小白也能看懂的维护要点

1. 别让系统“漏气”,氦气每小时逸散率小于 1 mg 才不心疼钱包。

2. 提前预热“热敏电阻”,稀释机启动前 2 天就要升温烘烤。

3. 每年换一套活性炭过滤器,防止油蒸气污染超导铝线。


个人建议:初学者先学这张图

我之一次去 IBM Quantum Network 实习,导师送我一张“15 mK 热传导彩虹图”——红黄绿蓝紫依次对应 0.3 K~300 K,颜色越靠顶越贵。把这张图贴在实验室门后,就能一眼看懂哪一段该拧阀门。


“我们研究最冰冷的科学,却是为了点燃最火热的信息革命。”——Prof. John Martinis,前 Google Quantum AI 团队负责人,2022 IEEE 大会演讲

独家数据:氦价 2023~2024 走势

我用海关公报做了个爬虫,发现 1 升液氦-3 的到岸价,从去年的 3.2 美元涨到 7.5 美元,主要因卡塔尔 Q-Plant 检修中断供应。一台 100 比特量子机每年喝掉 35 升纯氦-3,成本高达 2.6 万美元。换句话说,算 30 秒量子线路的价格,可以买一台家用新能源汽车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