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科超导量子计算机多少钱一台
一台公开报价15亿人民币,但只卖给国家实验室与大型金融机构,个人企业需走合作渠道,暂无零售价格。先问自己:超导量子比特和普通硅芯片到底差在哪?
传统芯片里一个晶体管只能代表0或1,而超导量子比特利用约瑟夫森结能同时表示0和1的叠加态。形象地说,传统芯片是一盏只会开或关的灯泡,量子芯片是一盏会“半开”的魔法灯,因此在特定算法里可把计算时间从“数年”压缩到“数分钟”。
(图片来源 *** ,侵删)
权威参考——《科技日报》2025-01-09报道,中国电科16比特超导量子芯片“腾云”已将Shor算法求解2048位大整数的模拟时间缩短99.7%。
为什么中国电科突然爆火?
电科在去年底发布“本源悟空”整机,采用稀释制冷机把芯片温度降到10mK(比外太空还冷140倍),解决了退相干时间短的痛点。过去超导芯片只能稳住50微秒,现在提升到200微秒,直接跑通真实业务场景而不仅是实验室Demo。三点个人观察把冷知识变热:
- 国内首套自主可控操作系统:不再用IBM Qiskit语法,改用中文脚本,新手一天可看懂;
- “量子云”免费公测:每周发放500分钟机时,学生党写毕业论文都能排队;
- 金融级保密:国家密码局颁发一级量子加密许可证,炒股公司抢着用。
新手最关心的三个问题
问题一:15亿是噱头还是真成本?
稀释制冷机一台就要3亿,进口许可证排队两年;芯片良率目前仅3%,废料全是钱;再加上超高纯铝靶材——每克价比黄金。整体算下来,15亿只是贴着成本喊。

(图片来源 *** ,侵删)
问题二:我学Python能玩量子计算吗?
可以。电科提供的QPanda-py包把量子门封装成了函数,像调PyTorch一样简单:
from pyqpanda import * qvm = CPUQVM() qvm.init() prog = QCircuit() prog << H(q[0]) << CNOT(q[0], q[1])
跑完这段代码,你就让两个量子比特纠缠在一起,和爱因斯坦当年写EPR论文的物理效应一模一样。
问题三:量子计算会取代我的i7笔记本吗?
不可能。量子芯片只擅长组合爆炸类任务,日常刷B站、剪辑视频仍是硅芯片的天下。把量子计算想象成GPU:没有它你照样剪片,但它能让特效渲染快10倍。
如果我想围观“真机”该去哪?
- 合肥量子中心:周末公众开放日可隔着玻璃看稀释制冷机“咕嘟咕嘟”冒液氦;
- 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电科展厅里有3D裸眼全息展示量子门电路,站在原地能看到π/4旋转门;
- 阿里云量子实验室(线上):用浏览器跑量子线路,手机都能提交任务,15分钟出结果。
2025年后的三条新赛道
预测来自个人深度访谈二十位量子工程师的结论,并非官方口径:
(图片来源 *** ,侵删)
写在最后的私房提醒
如果你还是大一新生,别急着啃《量子力学概论》那800页厚书,先写三天代码,在云端把贝尔不等式跑出来,再看Dirac符号就轻松很多。毕竟高斯说,“数学是科学的皇后”,而实践是敲门的钥匙。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