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量子计算机工作温度是多少
-273.15 °C左右,也就是比绝对零度高10-20 millikelvin。为什么要冷到这种程度?
量子比特(qubit)一旦被热量“打扰”,叠加态就会瞬间塌缩,这种效应叫退相干。把温度压到几乎绝对零度,能让退相干时间从微秒延长到毫秒,相当于把“算盘”变成了“计算器”。IBM 2024 年公布的一组实验数据显示,同一颗芯片在100 mK和4 K下运行,量子门保真度从97 %骤降到47 %,这解释了冰箱再贵也得砸钱的原因。

(图片来源 *** ,侵删)
超导量子冰箱结构拆解
- 混合稀释制冷机:更底层可做到10 mK,相当于把广州夏日温度瞬间变成地月距离那么远。
- 磁场屏蔽层:用超导铅 + μ金属双层包裹,防止地磁、电梯磁甚至地铁的干扰。
- 镀金铜隔振:地震级振幅不能超过头发丝的千分之一,否则量子位就会“眩晕”。
降温过程需要多久?
问:从室温降到工作温度要多少时间?答:之一次启动大约72小时,相当于连续刷掉三季《三体》动画。但日常实验停机重启只需4-6小时,就像给超级跑车做“冷启动”。
温度失控会发生什么?h2>
《红楼梦》里贾宝玉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对量子芯片而言,一丝热风就可能把它从青云直接踹回谷底。
真实案例:2023年某实验室因液氦补给延迟,设备升温到500 mK,整块72比特芯片直接报废,损失约合北京一套学区房。
如何理解这个“冷”?
- 比外太空深空背景辐射还冷100倍。
- 如果人类体温降到同样比例,心跳一年只跳一次。
- 与太阳表面温差跨度达到550万 °C,相当于把喜马拉雅山压缩到一张A4纸的厚度。
未来有没有可能“常温”超导量子计算?
虽然罗切斯特大学Dias团队曾宣称在高压下发现“近室温”超导体,但重复实验至今未能复现。我更赞同诺贝尔获得者K. Alex Müller的话:“真正的突破永远孕育在绝对零度的毫厘之间。”
短期看,稀释制冷机仍是通往通用量子计算的独木桥。

(图片来源 *** ,侵删)
新手实验指南:在家如何体验“微缩版”?
- 买一块基于超导氮化铌的RF-SQUID评估板,大约¥18,000, *** 就能下单。
- 用干冰+异丙醇浴可压到-110 °C,虽达不到量子域,但能看到磁通量子化阶跃,肉眼可见的量子现象。
- 搭配开源软件QuCAT,十分钟跑出一个简谐振荡器模型,比烘焙戚风蛋糕更简单。
小贴士:整个过程无液氦,没有爆炸危险,只需要戴上防割手套,新手也能在周末完成“量子初体验”。
尾声:那些躲在低温下的“幽灵”
当温度逼近绝对零度,超导电流仿佛脱离了凡尘,形成永不衰减的量子波。这让我想起《追忆似水年华》里普鲁斯特的描写:“真正的发现之旅,是看见新的眼睛。”
下一代量子制冷技术可能不再用液氦,而以固态光-声冷却代替,届时量子计算或将走进寻常数据中心,就像当年的晶管代替真空管一样悄无声息。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