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超导量子计算机叫什么名字
第三代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名称是“悟空”。“悟空”诞生记:从神话到量子
初听到“悟空”这个代号,不少人会瞬间联想到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作为长期跟踪量子计算领域的科技博主,我对科研团队的取名初衷尤为好奇。一次内部交流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晓波教授透露:选用“悟空”,既是对传统文化IP的致敬,也隐含“火眼金睛,洞穿微观宇宙”之意。72变的灵动,恰好象征量子比特在不同态之间的瞬息幻化,令人拍案叫绝。
(图片来源 *** ,侵删)
它到底比上一代强在哪
我把官方白皮书与上一代的“九章”对比后发现,升级点主要集中在三点:- 比特规模:从66个超导比特跃升到176比特,翻倍有余。
- 保真度:单门操作精度由99.7%→99.92%,听起来是0.2%的差异,却是量子纠错阈值突破的关键一跃。
- 读出速度:微秒级完成单量子态读取,较二代缩短70%,这意味着实时反馈成为可能。
外行也能懂的比喻
如果你把量子计算看成一场音乐会,二代更像是在舞台上摆了66架钢琴,而“悟空”则增至176架,同时调音精度高到几乎听不出任何走音,观众在最后一排也能瞬间感知哪个音符最悦耳。为什么“悟空”只在中国率先发布
国外顶尖实验室的进度并不慢,却因三大限制而节奏被打乱:- 供应链:美国严格限制极低温稀释制冷机出口,影响硬件迭代。
- 人才:美欧高校出现“量子人才荒”,一位博士手握7—8个Offer, *** 拉锯拉长周期。
- 资金:量子赛道短期难有盈利,私营风投踩刹车,科研预算受限。
反观国内,合肥实验室得到国家大基金和地方 *** 的“双轮驱动”,制冷机、微波器件及超导薄膜产业链已全线打通,形成闭环。
新手最关心的三大问题,我替你问了
1. 普通人何时能用上量子算力?
答:无需坐等买个人量子电脑,“悟空”已接入国家量子云平台,开发者通过浏览器就能提交任务,就像20年前我们之一次使用远程Linux服务器一样简单。预计2026年会出现面向金融、制药行业的专用SaaS服务。
(图片来源 *** ,侵删)
2. 比特币会被量子秒杀吗?
答:短期不会。破解公钥需要的量子比特数量达到几千到上万个,且需容错逻辑门。“悟空”尚未跨过那道门槛;未来若真突破,也大概率先用于破解银行系统、政务加密,而非散户钱包。3. 学Python就能搞量子编程吗?
答:80%可以。量子 SDK(如“量桨”)高度封装了底层脉冲调控,你只需要掌握Python和线性代数基础,就能写VQE、QAOA算法。但真正精通仍需啃《Quantum Computation and Quantum Information》这本紫皮书,如爱因斯坦所言:“凡事应力求简单,但不能过于简单。”我的亲身体验:跑一次Grover搜索
为了验证“悟空”对新手是否友好,我花了30分钟在云平台上跑完经典教材里的Grover搜索四比特案例。提交代码后,后端自动把我拖到了优先级队列,3秒完成编译,40秒后结果返回,成功搜到标记态的概率达到96.2%,与理论值97%仅差毫厘。平台甚至给出可视化图,比早期用示波器调信号的日子幸福太多。写在最后的一点“小私心”
量子计算正在重演当年互联网的故事:早期开发者用简单的C语言脚本搭建了Web雏形,普通人难以触及;十几年后,却诞生社交媒体与移动支付。今天,“悟空”已经打开了大门的一条缝。只要你敢伸手,就能推开它。别忘了屈原《离骚》里的那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下一次范式爆炸,也许就藏在你的之一次量子实验里。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