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量子计算机和光学量子计算机区别
光学量子计算机利用光子做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依靠超导电路中的约瑟夫森结,本质路径不同。超导量子计算机到底是什么?
一句话解释:让电流在零下两百多度的导线里同时顺时针与逆时针流动,形成“0与1共存”的叠加态。
(图片来源 *** ,侵删)
IBM 2024 年的 Eagle 处理器,用 127 个超导量子比特完成了一次化学分子的能量计算,误差控制在 0.9% —— Nature, 2024-10为什么要这么冷? 热量会破坏量子叠加,冰箱的成本几乎占整台机器的一半预算。 - 优点:门操作速度快,纳秒级别; - 缺点:需要稀释制冷机,移动困难。
光学量子计算机又是怎样玩的?
核心原理:把信息编进单个光子的偏振或路径,用玻色采样等方式求解特殊数学问题。九章三号系统,在 255 个光子的一次实验中,解决了经典超算需要 2×1024 年才能完成的任务 —— Science, 2023-12自问自答: — 光子怕热吗? — 不怕,可以在室温甚至高温环境运行,省去制冷烦恼。 - 优点:天然抗噪声,室温即可; - 缺点:单光子源与探测器工艺尚不成熟,规模扩展难。
两条技术路线 PK:超导 vs 光学
维度 | 超导量子计算机 | 光学量子计算机 |
---|---|---|
工作温度 | 0.01 K 以下 | 室温 |
量子比特连接 | 近邻+可重构 | 任意光子可互连 |
门保真度 | 目前 >99.9% | 目前 ~95% |
扩容难度 | 布线拥挤需 3D 工艺 | 芯片尺寸大,光学损耗高 |
典型企业 | IBM、Google、Quantinuum | Xanadu、中国科大、PsiQuantum |
新手必须掌握的关键词
量子纠错的阈值定理:任何技术只要门错误率降到 10-4 到 10-2 之间,就能够通过冗余比特达成容错运算。量子优越性≠实用性:
- 超导在 2019 年用 Sycamore 完成随机线路采样,仅演示理论优越性;
- 光学在 2020 年用高斯玻色采样同样实现优越性,但尚不能直接破解 RSA。
个人视角:十年后会怎样?
我认为 2035 年前,会出现“混合体系”:
(图片来源 *** ,侵删)
- 室温运行的光学芯片负责通信与纠错映射;
- 深冷超导芯片负责高速门操作。
就像今天 CPU + GPU 的组合一样,二者各自扬长避短,而非你死我活。
类比阅读:《三体》里写道“给岁月以文明”,换成量子计算就是给算力以场景——没有杀手级应用,再高的比特数也只是纸面狂欢。
给入门者的三本书单
- 《人人可懂的量子计算》——Chris Bernhardt,用最通俗的语言讲清楚叠加与纠缠;
- 《Quantum Computing: An Applied Approach》——Hidary,实战代码用 Python+Qiskit;
- 《量子力学概论》——Griffiths,经典教材,把薛定谔方程拆成白话。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