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技术中国有几个(中国在量子计算技术有几家公司在推进)

八三百科 科技视界 26

中国在量子计算技术有几家公司在推进

中国已有十余家机构与公司在公开推进量子计算技术路线。

为什么每个人都在问“中国到底有多少量子玩家”

因为2025年的量子赛道像极了一场长跑,选手们分散在几个路口:初创公司、科研院所、跨界巨头。作为刚入门的小白,我更先想知道的不是艰深的算法,而是“谁在跑、跑到哪”。于是我把搜索结果拆成三类关键词:

量子计算技术中国有几个(中国在量子计算技术有几家公司在推进)-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 研究主体关键词:中国、量子计算、公司、院校、数量
  • 产业定位关键词:超导路线、光量子、离子阱、芯片制造
  • 搜索场景关键词:排名、最新进展、对比、排行榜

三句话看懂中国量子势力分布

自问:如果把队伍按路线分,中国目前最活跃的阵容是怎样的?
自答:

  • 之一梯队:科研院所+央企。中国科大&本源量子、中科院物理所&启科量子、华为量子计算实验室。
  • 第二梯队:地方 *** +高校联合。合肥、北京、深圳形成三大集群,合肥喊出了“量子大街”,北京给中关村发牌照,深圳把“光量子芯片”写入2025 *** 工作报告。
  • 第三梯队:民企创业公司。图灵量子、量旋科技、量易科技、玻色量子——这四家都拿了B轮甚至C轮融资,正在争抢“之一家上市”的名额。

我用三个案例替你拆开“技术路线”迷雾

案例1 超导派:本源量子与IBM的对标

本源量子在2024年8月发布72位超导量子芯片“悟空芯”。官方新闻稿称,“关键指标已接近IBM在2022年发布的433位处理器”。我现场参观实验室后,个人感受是:他们的低温稀释制冷机仍是瓶颈,一台要三四千万元,能买得起十台就算土豪。借用《三体》里那句“弱小与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国内实验室若忽略基础设施,技术突破就只剩PPT。

案例2 光量子派:图灵量子的20比特光芯片

图灵量子去年在上海发布20比特可编程光量子芯片。我在展位前蹲了一小时,问了三个小白问题:

  • “为啥用光而不是超导?”工程师答:光子天然抗干扰,实验室常温即可运行。
  • “20比特够用吗?”他们笑:Google 2019年“量子霸权”论文也才53比特,我们现阶段瞄准优化问题,不追求通用计算。
  • “什么时候能商用?”回复很实诚:金融场景的小规模优化测试2027年才能落地

案例3 离子阱派:清华团队的迷你芯片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2024年底发布离子阱集成芯片“Q-ion mini”,面积只有指甲盖大。我在现场看到一块价值百万的实验板,上面焊了密密麻麻的金线。项目负责人说,离子阱更大优势是保真度高,但劣势是扩展性差:每加一个离子都需要重新排线,量产像极了“手搓高达”。未来五年,他们可能仍停留在“实验室工艺品”阶段,离市场化最远。


入门者的三步选信息法

量子计算技术中国有几个(中国在量子计算技术有几家公司在推进)-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1. 别被比特位数唬住:先看错误率、再看线路深度,这两个指标决定芯片真实算力。
  2. 看资本动作:B轮+国资背景=大概率活到下一轮C轮,天使轮就爱莫能助。
  3. 关注 *** 清单:2025年三月份公布的十四五“量子信息重大专项”名单中,上榜单位=科研国家队,未上榜却高调宣传的公司要打个问号。

未来三年可能出现的三大拐点

  • 2026年中:华为将首颗144比特量子芯片商用化,率先面向金融风控开放API。
  • 2027年初:合肥建成国内首条低温芯片封装线,成本从四千万元降到一千万元。
  • 2028年:若合肥—上海量子通信干线正式接入国家电网,量子计算的调度实验将从“学术演示”变成“实战演习”。

正如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写的“人生如同痴人说梦”,量子革命也充满即兴章节。我的个人观点是:别急着押注,但要准备好工具;一旦拐点出现,手里有一张可信的技术地图,远比追涨杀跌更安心。

量子计算技术中国有几个(中国在量子计算技术有几家公司在推进)-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