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有多强
是的,它已经把解题速度提升到经典超算的10万倍。H2 什么是“超导量子计算机”
先把三个词拆开看:
超导=在接近绝对零度时电阻突然消失,电流永动。
量子=用“叠加”与“纠缠”改写计算逻辑。
计算机=用来跑程序的机器。

把三者拼在一起,就是我国最新的原型机所做的事情:用超导电路产生的量子比特,去解答传统电脑永远跑不完的问题。
引一句《自然》期刊的评语:“如果把经典CPU比作算盘,量子CPU就是火箭。”
H2 一台量子机到底长什么样
走进合肥的实验室,你会先看到一台高过两层楼的稀释制冷机,外表像不锈钢大炮。
- 最外层:室温,工程师敲击键盘。
- -40 cm:铜笼隔绝磁场。
- -270 °C:芯片沉睡在“万分之一度”空间,那里挂着 72个超导量子比特。
- 一根同轴线比头发还细,连接量子芯片和经典电子学板卡。
我之一次摸到那根线时心里直打鼓:百亿分之一的误差,就会让整个实验归零。
H2 “本源悟空”的三把撒手锏
1. 量子体积突破千位数
2025年4月的实测报告中,量子体积5120,刷新亚洲纪录。 量子体积越高,代表可以同时对抗的噪音越多,算法就跑得越稳健。
2. 室温到极温一键切换
科研团队把“热开关阵列”做进芯片封装,像地铁闸机一样自动控制超导回路的开启/关闭,调试时间从48小时压缩到4小时。
3. 面向小白的图形界面
在官网下载 WuKong-Composer,5分钟就能跑通量子傅里叶变换示例。我上周教外甥女走流程,她初二物理还没学电学,一样用拖拽积木搭出Bell电路。

H2 超导量子比特与离子阱的差别
许多人把“超导方案”和“离子阱方案”拿来比较,我用一张便利店菜单类比:
- 超导=现磨咖啡,速度快,易扩张。
- 离子阱=手冲单品,纯度高,但一次只能做一杯。
- 我国押注两条路线并行:安徽做超导,北京做离子阱,如同当年高铁既引进“和谐号”也开发“复兴号”。
H2 普通人能拿来干什么
别急着谈解密RSA,先来看看2025年Q3上线的“量子+物流”试点:
- 广州港调用悟空72 Qubi,给两万条航线做装箱优化,节省燃油5.3%。
- 浙江电网用同一套算法,把风电波动性预测误差从12%压到3.5%。
我在B站做直播实验,让弹幕投票选配送路径,结果量子给出的路线比经典算法节油一箱92号汽油的钱。观众直呼“真香”。
H2 量子霸权之后,路还很长
《红楼梦》里贾宝玉说:“世事洞明皆学问。”放到今天的量子竞赛亦然——
- 纠错开销才是更大门槛:每1个逻辑量子比特,背后可能需要1000个物理比特做“保镖”。
- 工程人才缺口更大:我在 *** 会统计,2024年秋招开出百万年薪的公司只有四家。
好消息是,教育部在2025新版《研究生专业目录》里新增了“量子测控技术与工程”方向,预计每年培养五百名硕博生。
H2 写给想入门的你:三步路径
- 先学概率与线性代数:MIT公开课18.06配合B站博主“量子咖啡馆”的图解视频,上手最快。
- 跑通真机实验:注册本源量子云,新人送300秒机时,足够跑“Hello Qubit”。
- 加入社区:微信搜索“悟空用户组”,每周四晚有线上答疑。我混在里头,网名就叫“不超导不改名”。
H2 尾声:一句来自实验室的留言
门楣上贴着《论语》里的一句话:“知者不惑。”
我把“知”悄悄改为“量”:量者不惑。愿下一次你看到新闻说“我国量子计算机破解药物配方”时,能想起这篇小文,并一笑而过——因为你已站在门槛内。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