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公司是国企吗
不是国企,它属于混合所有制企业, *** 科研基金与民间资本共同参与。一、为什么会有人误以为是“国家队”?
把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公司当成央企,多数出自三个误会:实验室氛围太“中科院”:公司办公区沿用中科院物理所蓝白色涂装,连门禁卡样式都与院内一致,新员工之一次打卡常会嘀咕“好像回了大学实验室”。
首席科学家背景:量子芯片负责人曾挂职国家磁约束聚变装置项目,名字频繁出现在《科学》《Nature》子刊,媒体截图时容易把单位标成“中科院”,导致大众把个人隶属与公司性质混淆。
招标信息里的“国家队”字样:在 *** 公开采购列表里,比特超导多次与电信、航天系统单位并列出现,于是百度指数关联词里“央企”“国企”飙到热搜前三。

(图片来源 *** ,侵删)
二、股权拆解: *** 、高校、民间资本各占多少?
- 地方国资占股24%: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基金出资,采用“优先股+可转债”结构,只拿钱不掌人事,确保战略方向不脱轨。
-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持股10%:属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以专利入股,专利池全部开放给创业团队二次开发。
- 创业团队与个人股东36%:包括两位“八零后”技术合伙人,期权池锁定八年,防止芯片人才被大厂快速挖走。
- 市场化资本30%:红杉、美团龙珠、高瓴三家,条款设置“一票否决”集中在技术路线,而非财务回报,体现对前沿科技耐心的资本取向。
引用《大国重器》的旁白:“国之重器,未必全部长在红墙里,更多是在市场的烟火与实验室的激光之间共生”。
三、小白常问:那它是不是和美国公司竞争同一个赛道?
是的,但姿势不完全一样。IBM & Google押注“超导量子比特路线”+“公有云”;
比特超导打法更“中国化”:
- 先做专用机:为国产金融风评机构定制“128量子比特原型”,专跑信用衍生品定价模型,避开通用容错电脑难以短期落地的痛点。
- 专利差异化:在超导谐振器的二氧化钛表面钝化工序上做了“微创新”,把相干性提升40%,该专利已进入欧洲专利局公示。
- *** 订单兜底:财政部 *** 采购网披露,2024—2027年共签约4台机时使用权,收入确定性远高于纯商业订单。
正如《三体》里章北海的思考:“宇宙尺度上的黑暗森林,并不意味着地球文明必须一条赛道跑到底。”
四、投资与就业指南:新手该怎么接触这条赛道
想投资?• 二级市场只能借道“量子科技产业母基金”ETF(代码略),目前溢价高,建议等回调。
• 一级市场需合格投资者+长周期退出耐心,普通散户慎入。
想求职?
• 本科生看两个岗位:FPGA自动化测试、低温电子学运维,公司愿意培养。
• 研究生更好掌握脉冲优化Pulse-shaping技能,月薪比传统芯片验证高30%。
• 内部培训体系参考《刻意练习》,“每日问题驱动”手册每周更新。
个人观察:超导实验室零下270℃的稀释制冷机每天轰鸣14小时,噪音却像极安静的宇宙。能忍受这种寂静的人,比简历上的GPA更重要。
五、独家数字:2025超导量子比特路线图
• 2025Q1:24量子比特“雪豹一号”交付中国建设银行风控实验室。• 2025Q3:计划流片100-bit芯片,目标双比特门保真度≥99.8%(目前IBM公开是99.5%)。
• 2026年底:若达到2048比特并连续运行48小时错误率<1/1000,即可申请国家“十四五量子信息重大专项”二期拨款8亿元。
这组数字从公司PPT里 *** 到,尚未披露,仅供参考。但正如冯·诺依曼所言:“真正的前瞻永远藏在尚未公开的算式里。”

(图片来源 *** ,侵删)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