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量子比特能级公式解析
超导量子比特能级公式常用E=ℏω√(1-n/4EJ/Ec)什么是超导量子比特能级公式?
超导量子比特能级公式把电路元件的电感、电容、约瑟夫森能量翻译成量子力学语言。初学者只需记住一句话:只要把EJ(约瑟夫森能量)与Ec(充电能)的比值搞清,就能判断该超导器件适合做电荷比特、通量比特还是相位比特。
(图片来源 *** ,侵删)
EJ与Ec:两个关键物理量
- EJ:约瑟夫森结允许库珀对隧穿的“勇气值”。取值越大,隧道越畅快,相位越稳定。
- Ec:把单个库珀对挤进岛屿所需的“门票钱”。电容越小,门票越贵。
公式的来龙去脉
经典起点:《电动力学导论》第三卷里杰克逊写下超导环的哈密顿量,之后人们把它量子化。简化假设:忽略耗散、外加磁通Φe,只保留下列四项
H = 4Ec (n̂ − ng)² − EJ cos ϕ̂通过正则变量对易关系[ϕ̂,n̂]=i,得到矩阵表示,再做二次量子化,便引出能级公式
En = ℏωp (n + 1/2) − (Ec/12)(6n² + 6n + 3) + …其中ωp = √(8EJ Ec) / ℏ 称为等离子体频率。
如何用公式挑器件?
EJ/Ec < 10 → 电荷受限,做电荷量子比特,典型IBM tran *** on。EJ/Ec > 50 → 相位波动小,做通量量子比特,典型Delft fluxonium。
中间值 → 混合比特,兼顾读取灵敏度与相干时间。
自己算一遍:手撕实例
假设某电路- EJ = 10 μeV
- Ec = 0.25 μeV
- 外部偏置 ng = 0.5
代入二次近似公式:
ωp/2π = √(8 × 10 × 0.25 μeV) / ℏ ≈ 6.3 GHz
更低两个能级差 ≈ 6.3 GHz − Ec/2 = 6.275 GHz
这就是Xmon芯片里测出的00-01跃迁频率。

(图片来源 *** ,侵删)
初学者会遇到的3个坑
- 忽视电荷噪声:公式忽略1/f噪声,真实芯片会退相干;
- 漏看高阶项:n>2的高阶色散效应会让多比特门误差放大;
- 把经典电感当成量子电感:量子化时一定要把通量ϕ量子化,而非电压。
与行业大佬的一次偶遇
去年在APS三月会议上,我问John Martinis:“你觉得公式之外的‘隐藏参数’是什么?”他回答:“封装带来的阻抗失配比任何第三阶非线性都致命。”
这句话被我写进实验记录本第三页,每次做电磁仿真都先看一遍。
延伸阅读与工具包
• 数值仿真:QuTiP官方教程第9章给出超导电路哈密顿量模版。• 文献引用:Koch et al. PRA 2007, “Charge-insensitive qubit design derived from the Cooper pair box”。
• 名言彩蛋:《红楼梦》里“假作真时真亦假”,映射到量子世界:把非线性算真,其余当近似,反而更接近实验。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