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低温超导量子计算机(美国低温超导量子计算机用什么材料)

八三百科 科技视界 4

美国低温超导量子计算机用什么材料

yes——主要材料是铝和铌的超导薄膜,再加上硅基衬底

为什么非得“低温”?

美国低温超导量子计算机(美国低温超导量子计算机用什么材料)-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把温度降到接近绝对零度(约10-20 mK),金属才会失去全部电阻。没有热量噪声,量子比特(qubit)才能在“叠加态”里撑住足够长的相干时间。常温下的金属铜丝?一秒钟不到就会把量子信息烤成“经典热糊”。

“上帝掷骰子,但前提是骰子不能在油锅上滚。”——费曼在《量子电动力学讲义》里的戏谑,恰好解释了低温的意义。

美国Rigetti、IBM、Google都统一采用稀释制冷机,三级氦循环逐级降温,外形像一枚十吨重的倒置香槟塔。


超导材料的“三板斧”

  1. 铝(Al):便宜、易刻蚀、表面氧化层做天然绝缘壁垒;用于制造约瑟夫森结,那是量子比特的“开关”。
  2. 铌(Nb):临界磁场高,适合更复杂的电路;IBM 433比特芯片“Osprey”里几乎每一块谐振器都用铌布线。
  3. 氮化钛(TiN)或钽(Ta):新兴研究材料,能降低表面介质损耗,把相干时间从50微秒推到300微秒以上。

新手最纳闷:为什么用硅片却不用“真正的超导体”钇钡铜氧?

答案是工艺兼容性大于“炫酷”。YBCO虽然临界温度高,但晶格脆弱、表面粗糙,用光刻机一扫就碎。传统硅晶圆厂已经能把铝蒸镀到2纳米还不短路,迁移整条半导体产线比发明一套全新设备便宜得多。

Google Sycamore论文的附表里写得明明白白:“We chose Al/AlOx/Al junctions on silicon wafers for reproducibility.”

美国低温超导量子计算机(美国低温超导量子计算机用什么材料)-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量子计算机”冰箱到底长什么样?

我参观过IBM量子实验工厂,现场看到的稀释制冷机分五层:

  • 室温层:工程师电脑、微波仪表,噪声更大。
  • 70 K层:前置放大器,用高温超导带材Bi-2223降耗。
  • 4 K层:超导磁体、脉冲管冷头,把氦气压成液体。
  • 100 mK层:量子芯片“真身”所在,镀金铜板隔离一切电磁辐射。
  • 更底混合室:氦三与氦四比例调得恰到好处,只剩0.01度,比外太空还冷。

个人实测:一张快递箱和一台制冷机的重量差距

把一颗谷歌72比特芯片寄回国,DHL按20克收费;但同批配套制冷机需要海运,包装木箱重达1.7吨。量子普及的之一道鸿沟不是软件,是物流。


三个新手必问的冷知识

美国低温超导量子计算机(美国低温超导量子计算机用什么材料)-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1. 能放家里吗?除非你愿意把客厅改成配电房、每月电费两千美元,否则先别幻想桌面量子机。
  2. 材料会跑光吗?不会。超低温下铝原子几乎零运动,比博物馆里的黄金面具还“长寿”。
  3. 如果停电会怎样?芯片升温到一Kelvin就会秒变经典导体,量子数据全部蒸发,这就是为何各大实验室都有柴油发电机“战备值班”。

未来材料路线图:铌钛氮化物、二维材料、甚至拓扑超导

MIT团队在《Nature》刚发表的NbTiN nanowire方案,把临界温度拉高到16 K,虽然仍要制冷,但至少能把稀释机的体积砍半。二维材料党更野,他们想用魔角石墨烯做可调约瑟夫森结,如果实现,或许能把“量子机箱”缩到迷你冰箱那么大。


结语的小数字

2024年全球投入超导量子实验的高纯铝年用量不足3吨,只够造一座中型雕塑,却承载着整个赛博未来的算力希望。

“一切珍贵的东西,乍看都像笑话。但时间会把它炼成真金。”——村上春树,《舞!舞!舞!》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