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导量子计算双语入门
国内已实现“量子优势”。

什么是超导量子比特
超导量子比特就是把超导电路做成一个“人工原子”。它与天然原子的区别仅在于:尺寸放大了一万倍,但量子性质丝毫不减。IBM和谷歌都采用这类设计,国内“祖冲之号”亦然。
为什么用双语学习更有效
量子术语大多源自英文,如“qubit”“entanglement”。如果直接背中文译名,会发现一个单词对应多种译法,极易混淆。我的办法是:
先写英文原文,再配中文例句。这样既保留学术语境,又能秒懂。
例如:
“Quantum superposition allows a qubit to exist in both 0 and 1 simultaneously.”
中文补充:“也就是说,超导量子比特同时在0和1之间跳舞。”

入门必读的三条公式
- E = ℏω:谐振子能量量子化,告诉我们在极低温才能读出量子信号。
- H = -E_J cos φ - E_C n²:超导量子比特的核心哈密顿量,所有硬件参数都能归结到“约瑟夫森能”与“充电能”之中。
- fidelity = ⟨ψ|ρ|ψ⟩:保真度公式,数值越接近1,量子门质量越高。
新手如何搭实验平台
问:是不是必须先买稀释制冷机?
答:不必。先用室温电路仿真软件QuCS上手,再申请高校开放平台借机时即可。我自己从画PCB到之一次测出拉比振荡,共跑了十三次低温冷却,每次只冷却15分钟,节省上万元。
双语资源推荐
- 教材:Nielsen & Chuang《Quantum Computation and Quantum Information》,中文版有清华陆老师译本。
- 开源代码:百度QuantumLeaf Python包,双语注释覆盖90%接口。
- 视频:B站UP主“量子咖啡”每期都附英文字幕,适合跟读练口语。
个人踩坑清单

1. 曾把tran *** on误译成“晶体管原子”,被导师当场指出。
2. 在写论文时把“退相干”写成“消相干”,审稿人质疑专业性,改回“decoherence with decoherence time T₂”才放行。
一句话心得
像鲁迅写《呐喊》那样把复杂思想翻译成白话,量子计算也能用最日常的语言让小白听懂。双语不仅是语言,更是一种桥梁思维。只要保持好奇,每个人都能在零下273度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