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源超导量子计算机多少钱一台
一台“悟源”原型机的官方披露采购价约2000万人民币,但这只是实验室阶段的“友情价”,并非最终商用报价。“悟源”到底长什么样?

(图片来源 *** ,侵删)
我之一次走进实验室的时候,眼前的机器被三层金色屏蔽罩包裹,像一座太空舱。
核心亮点:
核心亮点:
- 芯片只有指甲盖大小,却集成了66个超导量子比特。
- 稀释制冷机把温度拉到10mK,比宇宙背景辐射还冷一百倍。
- 操控系统通过微波脉冲“喊话”,0.1微秒的误差就能让量子态消失。
为什么选超导作为量子比特?
自问自答:超导线路有啥好?它用我们非常熟悉的半导体工艺就能做,良品率高。
超导量子比特的能级间隔完全靠电容和电感调,可控性好,这是Google、IBM早期就下注的原因。
缺点也坦诚地说:需要极限低温,电费比程序员奖金还贵。
个人观察
我在现场盯着屏幕看读出信号时,发现噪声主要来自制冷机的机械振动。后来他们用“减振弹簧”+“声子晶体”双重设计,把噪声降到原来的千分之一。这让我意识到,量子计算拼的不止是算法,更是精密工程的细腻程度。新手能直接用悟源吗?
可以,也不可以。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实验室开放了线上实验平台,注册就能提交量子线路,但每用户每天只能跑3组任务——量子秒表太稀缺。
如果你是开发者,他们已经迁移到本源量子云,提供了Python SDK;不过别急着写for循环,量子逻辑天生并行,for循环=性能杀手。
小贴士:
把你想解决的组合优化问题写成QUBO,再丢到悟源里跑,效果往往好于暴力枚举。
国外同行如何看待悟源?
2024年《Nature》通讯把“悟源”原型机与Google Sycamore、IBM Condor并列,称之为“东方三把剑”。哈佛的Mikhail Lukin点评:“中国正在以非常工程化而非论文化的方式迭代量子处理器”。
我赞同这一点:国内的实验团队每周开迭代会,像极了互联网公司的周迭代,让学术成果飞快变产品。

(图片来源 *** ,侵删)
一台机器背后的产业链
你可能忽略的供应链:- 铌钛合金来自西部超导,一年只能生产800公斤,一半留给粒子对撞机,一半留给量子芯片。
- 稀释制冷机完全依赖进口,美国限售政策导致交货周期延长到18个月;合肥团队被迫自研国产化样机,现已降到50%进口比例。
- 测控板卡由中电38所做数字中频,一块32通道板卡售价80万人民币。
写在最后的独家数据
2025年5月底,我拿到一份未对外公布的压力测试PDF:运行量子纠错64毫秒,逻辑量子比特保真度从99.4%跌到97.8%。虽然看似差,却已经摸到“Break-even Point”边缘——首次实现纠错开销<错误率,这一步被内部称为“从烧钱玩具走向可用工具”的里程碑。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