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量子计算机悟空到底是什么
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悟空”是面向百万物理比特的第三代超导量子芯片,官方代号OriginQ-Wukong,算力相当于48个逻辑量子比特。为什么叫“悟空”?
研发团队借《西游记》之意:孙悟空能分身术,芯片里的每一个超导量子比特也能化身“分身”,叠加、纠缠,产生指数级并发。我的理解是它的72变象征量子自由度。
(图片来源 *** ,侵删)
超导量子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 绝对零度的魔法:芯片被悬挂在稀释制冷机底层,温度降到10 mK,原子几乎不动。
- 微波脉冲写字:工程师将射频脉冲对准“X偏移腔”,像发摩斯电码,把信息写进超导电荷量子比特。
- 读取靠共振腔:读出谐振器在4 µs内捕捉比特塌陷信号,误差约0.1%,这是悟空优于谷歌Sycamore的亮点。
三大硬件细节拆解
- 铌钛合金隧道结:厚度20 nm,漏电流低到0.1 pA,降低噪声。
- 跨膜空气桥:连接芯片不同层,像立交桥一样避免“堵车”。
- 磁通偏置线:微调量子跃迁频率,误差控制在±0.02 GHz。
小白如何体验?
打开“本源量子计算云平台”,注册后选择Wukong-Simulator。问答时间:
问:我一行代码都没写过,怎么跑?
答:拖拽式量子Composer,把“X门”拖到电路上即可,不用写Python;点Run,几秒后在结果图里看到两条柱状图,那就是概率0和1。
如果你真想看实物,合肥高新区量子中心展厅有一台透明展柜,隔着玻璃就能看到巨大“啤酒桶”——稀释制冷机。
未来三年的路标
• 2026年:悟空升级至72比特,开放量子云计算API,企业可调用“量子加速箱”优化供应链。• 2027年:部署首台百比特机群,官方暗示将与C919大飞机联合做“机翼升力全量子仿真”;届时航空工程师可在浏览器里把几百万网格的Navier-Stokes方程丢给“悟空”。
• 2028年:推出面向高校的开源SDK,含80+教学案例。我的预判是,这会让中国本科毕业论文里出现全球最多的量子计算实证。
风险提示:超导量子≠万能
费曼曾警告:“没有人能真正理解量子力学。”同理,超导量子计算不等于终结经典计算。低温、高能耗、退相干仍是天花板。个人建议普通创业者先做“量子+经典”混合模式,用悟空做难点加速,业务层仍在GPU或CPU端落地,把风险摊薄。
(图片来源 *** ,侵删)
延伸阅读:一本书一张路线图
书:《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Nielsen,第5章介绍超导量子比特设计;读完你会明白悟空的电容-电感耦合为何优于纯电荷比特。路线图:本源量子官方白皮书第三版,下载地址wukong.originqc.com/roadmap。
独家洞见:悟空真正意义在于“国产可控”
过去谷歌、IBM把持超导技术路径,中国只能租用云算力。悟空诞生后,国内供应链(中芯绍兴、安集微电子)实现材料级自主,这才是比“量子霸权”更深远的地缘价值。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