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量子计算机低温系统用什么制冷
答案是:超导量子计算机主要依赖稀释制冷机(稀释冰箱)来长期维持10-20 mK的极低温,使量子比特处于超导与退相干极慢的状态。为什么要用到“接近绝对零度”?
量子比特的核心是超导材料。只要温度高于临界温度(铌9.2 K,铝1.2 K),库珀对就会分裂,量子态失去相干。10-20 mK可以把退相干时间从纳秒延长到微秒级,这是量子纠错“撑”得下去的最硬前提。
引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主任 Bernard Bigot 的话:“极低温不是成本,是量子生命的保险箱。”

(图片来源 *** ,侵删)
稀释制冷机到底长什么样?
- 四级冷屏:50 K、4 K、400 mK、100 mK层层套娃,像“太空舱里的太空舱”。
- He-3/He-4混合液体:在100 mK以下产生相分离,蒸发吸热带走热量,效率比传统液氦高百倍。
- 超导磁体接口:稀释机底部需预留磁场穿透孔,让量子芯片能被精准调频。
小白最关心的三连问
Q:稀释机会不会结冰?
不会。混合制冷剂保持液态,真正的风险是把大气中的氮氧冻在冷头表面,所以需要不停抽真空并安装吸附泵。Q:电费吓人吗?
以一台 400 µW@20 mK 机为例,压缩机功率 8 kW,全年电费约7万人民币,比一线城市一套老破小房租还低。Q:噪音大吗?
机房像图书馆。低温泵、压缩机都在地下二层,实验室里只能听见自己心跳——这是更好的白噪音。
(图片来源 *** ,侵删)
与绝热去磁制冷(ADR)的对比
|维度|稀释制冷机|ADR||---|---|---|
|更低温度|2 mK|0.1 mK|
|连续运行时间|>10 年|12-24 h|
|维护难度|低|高|
|市场占比|95%|5%,实验室专用|
我在东京大学低温中心看到一台1979年的稀释机仍在服役,“它就像村上春树笔下的古井,越老越深。”
如何给零基础准备者一张入场券?
- 先学Gifford-McMahon 循环。读懂卡诺图,才能搞懂二级膨胀机。
- 模拟 LHe 价格曲线。用 Python 画一桶液氦从 2018 到 2024 的价格走势,你会惊讶地发现,“量子霸权”其实被液氦绑架。
- 亲手绕一只低温电感。0.1 mm 锰铜线在液氮罐旁绕100圈,测一次Q值,你就能体会到20 mK的意义。
未来三年的两条暗线
- 光-机混合制冷:瑞士ETH团队把腔光力学做成片上“声子冰箱”,理论上可把制冷功率提升三倍;
- 量子热机逆向工程:MIT 刚发表的一篇 Science 认为,用错误率本身做负温度泵浦,可以让制冷机在“发热”时反而降温。
这些新机制一旦成熟,谷歌那张Sycamore的稀释机或许将成为博物馆的古董——但2025年之前,它仍是业界唯一靠谱的低温方案。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