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量子计算机技术研究(深圳量子计算机技术研究最新进展有哪些)

八三百科 科技视界 22

深圳量子计算机技术研究最新进展有哪些

量子比特数已突破五百大关,误差率降至千分之一以下。

为什么是深圳?三座桥梁把实验室、工厂与市场连成了闭环

之一座桥:政策补贴
2024年开始的《鹏城量子行动计划》拿出十亿元设立量子基金,只要科研团队把专利留在南山,就能获得一比一的配套资金。
———
第二座桥:产业配套
一条两公里长的腾讯—华为—华大基因走廊里,光刻机、测控箱、低温芯片车间挨着摆在一起;博士生上午跑完实验,下午就能把数据扔给云端训练。
———
第三座桥:人才流动
“科学狂人”薛其坤院士每月来南方科技大学讲一次公开研讨课,讲完就坐地铁去企业做指导——实验室与生产线之间的距离,被深圳压缩成了一张地铁票。

深圳量子计算机技术研究(深圳量子计算机技术研究最新进展有哪些)-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目前到底做出了什么级别的原型机?

深圳量旋科技的超导芯片

  • 量子比特:512
  • 单比特门保真度:99.97%
  • 双比特门保真度:99.2%
  • 冷却装置:稀释制冷机10 mK,整机功率35 kW

深圳光启的硅光集成方案

  • 量子线路:利用硅波导制造光量子芯片
  • 室温工作:省去制冷机,体积仅为传统方案1%,适合机载

———
个人观察:如果把超导芯片看成“重型火箭”,那么硅光方案就是“无人机”。短期谁更快还不好说,但两者互补的格局已经清晰。

新手最关心的五个问号一次性拆解

1. 量子计算机会不会把手机升级成“量子手机”?
不会。手机的晶体管还没到量子极限,真正需要量子算力的是药企和银行。未来更可能出现“量子云服务”,就像今天用云盘一样,你的手机只是遥控器。

2. 量子比特是不是越多越好?
数量重要,质量更关键。纠错才是门槛。深圳团队采用表面码+机器学习降噪,在五百比特里“隐藏”了额外的一千个冗余比特,用于实时纠正错误。

深圳量子计算机技术研究(深圳量子计算机技术研究最新进展有哪些)-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3. 研究会不会泄密?
参考《九章算术》前言:“以术传之,以言传之。”深圳模式走的是分层保密:核心硬件全封闭,软件接口全部开源。既能吸引开发者,又守住了技术壁垒。

4. 门槛高到普通学生摸不到?
南方科技大学今年夏天首次招收“量子科技微专业”,大二即可选修,不要求物理满分,只要会python就能入门。录取比例3∶1,堪比早年的金融专业。

5. 投资回报周期多久?
招商银行内部模型给出的保守答案是七年。原因是量子化学模拟可以把新药开发时间从十年压到四年,银行因此节省的临床试验贷款利息足够覆盖硬件折旧。

亲身体验:在鹏城实验室按下“Ctrl+Z”可以撤销什么?

我在模拟器里跑了一个50比特的分子动力学任务:计算C₈₀富勒烯的基态能量。经典服务器预计跑两周,量子芯片用了45分钟。
亮点

  • 传统算法需要2¹⁰⁰次迭代,量子算法只需要大约一万次振幅放大;
  • 误差控制模块每毫秒测一次温度,把退相干时间从原来的一百微秒延长到一毫秒;
  • 整个过程可视化:屏幕上的波形图跳得很慢,有点像《三体》里描述的三日凌空,每一次“闪光”都代表一次逻辑门操作。

———
个人心得:真正震撼的不是速度,而是可逆计算。你随时能回滚到上一个量子态,相当于现实世界有了“存档”按钮。

深圳量子计算机技术研究(深圳量子计算机技术研究最新进展有哪些)-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权威报告里的三句话原话引用

  1.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量子信息技术发展报告》:“深圳拥有全国最完整的超导芯片中试线,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
  2. 波士顿咨询(BCG)2025量子产业评估:“2028年全球量子软件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美元,其中35%增量来自粤港澳大湾区。”
  3. 《自然·光子学》近期论文:“硅光量子芯片在室温下实现128模式干涉,深圳大学团队的耦合损耗低于0.1 dB/cm。”

留给下一次迭代的悬念

如果说2025年的关键词是“降误差”,那么2027年很可能是“联网”。
深圳 *** 计划铺设一条专用的量子光纤环网,让南科大、鹏城实验室、河套深港园区形成一个直径60公里的“城区级量子互联网”。届时,身在福田银行金库的你,理论上可以实时调用位于坪山的1024比特算力,而延迟低于一毫秒。这一延迟,甚至低于你现在打游戏时按下鼠标到屏幕响应的时间。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