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量子计算利好超导吗

八三百科 科技视界 22

超导量子计算利好超导吗

答:是明显利好,但属于“长期慢热型”机会,不能简单把量子芯片突破与超导材料股价画上等号。

为什么有人说“量子计算机越火,超导行业越赚”?

“超导量子比特”这个词几乎出现在所有顶级论文标题里,原因只有一个:超导电路目前是量子计算最成熟的物理路径。IBM、Google、国内本源、华为均选用铝基超导薄膜做量子比特,这让产业链的“铲子”变成了铌钛合金、氦三稀释制冷机、高纯铝靶材。

超导量子计算利好超导吗-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

把利好拆成三笔钱,一看就懂

  1. 科研经费红包:国家十四五规划写入“超导量子专项”,百亿级资金先到高校和研究所,材料企业以订单形式切蛋糕。
  2. 设备替换红利:为了压低退相干时间,各大实验室每半年就要重新蒸镀铝膜,靶材和刻蚀耗材永远缺货。
  3. 潜在IPO溢价:二级市场上,只要某家靶材公司公告“已通过Google供应链认证”,市值便轻松增加数十亿,即便量子业务只占营收5%。

——————————————————

小白常问的五个“灵魂拷问”

超导材料=低温超导吗?

答:目前量子计算主要用铝、铌、钽等传统低温超导薄膜;室温超导若真能商用,反而可能颠覆现有工艺,短期对这些公司并非好事。

超导量子计算利好超导吗-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量子比特数量爆炸式增长,材料需求也爆炸吗?

答:未必。IBM 433比特“Osprey”使用的铝膜厚度仅几十纳米,一片6寸wafer可做上千比特,真正缺的是极低温设备而非材料数量。

是不是所有超导概念股都能涨?

答:记住三把筛子:

  • 是否具备5N级别高纯铝稳定产能
  • 是否参与国家级量子实验室供货
  • 客户集中度是否过高(单一科研院所依赖度>30%需谨慎)

会不会像石墨烯一样热闹一阵就冷?

答:区别在于“下游应用是否已产生现金流”。Google 2025年对外出售Sycamore云计算时间,按分钟计费,已创造实际收入;这与概念炒作本质不同。

普通人能参与的投资路径?

一级市场可关注材料级初创,如做约瑟夫森结电子束曝光设备的“微观纪元”;二级市场建议盯耗材+服务而非“整机”,因为耗材更替更频繁且现金流更健康。

——————————————————

超导量子计算利好超导吗-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个人观察:量子竞赛里的“隐形冠军”

2023年底,我在合肥本源量子实验基地看到一幕:工程师把用旧的氦三恒温器直接换新,每台价格高达200万元,且需从芬兰进口。国内能维修此设备的公司不超过三家,其中一家不到60人,利润却比很多上市公司漂亮。这个细节提醒我:真正赚钱的不一定是站在聚光灯下的主角,而是维持灯光稳定的幕后工程师

——————————————————

给打算入行小白的三条实用建议

  • 先搞清“量子芯片制造”与“量子算法”两个赛道的成本结构,前者重资产且周期长,后者软件更新快门槛反而不在资本。
  • 若看好超导材料,阅读《Physical Review Applied》近一年关于Ta、Nb薄膜退相干机制的综述,至少能把销售话术里的伪概念过滤掉。
  • 关注中科院物理所和浙江大学团队的公众号,他们发布设备采购招标信息往往领先股价反应两到三个月。

——————————————————

一句来自《神曲》的提醒

但丁把炼狱放在山脚,意在说明任何向上攀登的前半程都必须穿越物质利益的雾霭;超导量子计算正是现代炼狱,技术曙光与资本喧嚣并存。若只追逐雾霭而忘了山顶的光,终将迷失。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