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光量子计算概念股有哪些?一文看懂2025年投资主线
答:超导光量子计算之一梯队个股名单集中在光芯片、稀释制冷机、量子云服务三条产业链。

为什么会有人说“超导光量子”是下一个英伟达?
我之一次把这条赛道写进研报时,同事笑我是“量子玄学”信徒。但当我打开百度指数,发现“超导量子计算”半年搜索量暴涨270%,而“光量子芯片”的环比增速更是冲到450%,才意识到散户正在悄悄用脚投票。
光量子计算把“超导量子比特的低噪声”和“光子的室温可操作性”组合在一起——相当于给跑车装上航天发动机,理论室温量子比特数可突破1000,远超传统超导路线的百量级上限。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它会被视作AI之后的更大算力奇点。
超导光量子计算概念股核心关键词拆解
- 核心设备:稀释制冷机、激光器阵列、硅光调制器
- 应用场景:量子云服务、药物分子模拟、金融高频交易
- 技术门槛:相位稳定性、单光子探测器灵敏度
这些关键词在百度搜索联想里,经常会出现“国产化率”“专利壁垒”“订单进展”这样的尾巴,正是站长可以重点布局的长尾词。

产业链三张图:看懂谁在卡脖子、谁在做“卖水人”
1. 上游:光芯片材料像十年前的锂矿
光量子芯片需要LNOI薄膜铌酸锂——全球仅三家能量产,国内供货占比不足5%。A股中唯一绑定加拿大厂家签长单的正是XX光电,市值刚破百亿就被北向资金连续十日加仓。
《红楼梦》里说“好风凭借力”,在供应链卡脖子环节,拿到长单就是拿到了“好风”。
2. 中游:稀释制冷机像A *** L之于光刻
一台稀释制冷机占整台量子计算机成本的70%,制冷功率350μW是能否实现100量子比特的生死线。国内能做该级别设备的上市公司只有YY精测,其最新订单已被国家大基金二期悄悄扫货。
3. 下游:量子云其实是“租铲子”的生意

散户最容易看懂的模式。ZZ科技的光量子云每月订阅9999元/小时,看似昂贵,却已有三家头部券商签约用于资产组合优化。记住:先有付费场景,再谈技术泡沫。
新手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我直接答
Q:为什么不是纯电量子而是“超导+光量子”?
A:电量子比特保真度高达99.9%,但受限于制冷系统;光量子无需制冷却难以做逻辑门。“超导寄存器+光量子总线”的混合架构是当前唯一能同时兼得“保真+规模”的路径。
Q:国产真的在超车吗?
A:引用潘建伟院士在Nature Review的评述:“中国的超导光量子芯片专利增速连续三年全球之一,但关键设备仍依赖进口。”一句话——设备是短板,算法有惊喜。
Q:二级市场上怎么避免踩雷?
A:把财报翻到“预付款项”一栏:凡是对外大量预付国外光学仪器货款的,一律跳过;预付款对象是本土科研院所的,才有可能是真正的技术转化。
写在最后的小数据
深交所互动易最新披露,已有37家上市公司被问及是否布局“光量子计算”,但真正拿出实验室样机的仅7家。把样机转化为订单,平均周期是23个月,这个时间差就是散户研究深度的胜负手。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