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大学非遗研究中心在哪里)

八三百科 文脉寻踪 4

中山大学非遗研究中心在哪里

中山大学非遗研究中心设在广州校区南校园西南区文科楼三楼, *** 可在官网查询。

为什么问“研究中心在哪”成了高频长尾词?

大多数人之一次接触非遗保护,往往不知道学校具体哪个部门负责。这个疑问促使“中山大学非遗研究中心在哪里”一词长期霸榜百度下拉,且被知乎、小红书里反复提问。
根据我的经验,问得具体的地方,才更容易拿到官方入口材料;泛泛搜索只会跳出一堆旧闻。

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大学非遗研究中心在哪里)-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实地探访指南:之一次去的萌新看这里

  • 地铁:8号线中大站A出口,步行600米到文科楼大门,刷身份证即可进校。
  • 公交:B9、14路直达“中大南门站”,进门右转就能看见红砖小楼。
  • 校园导航:打开微信公众号“中山大学”,输入“非遗研究中心”自动跳转到3D地图,实时定位。
我当年之一次摸路时就是靠校园3D地图,省掉半小时问人。

研究中心到底做什么?

自问:它是不是只收文物?
自答:不止。中心聚焦“活态传承”,核心工作可以拆成三块:
1.口述史采集——老匠人口述录音、4K影像;
2.数据库建设——已整理超120万条岭南非遗词条,公开索引可在数字人文实验室免费检索;
3.社区共建——联合海珠区非遗保护中心,把广彩、龙舟模型送进滨江居民夜校。

新手想参与,能做什么?

别急着写论文,先把以下三条路打开:
1.做志愿讲解员:每年九月开放报名,培训两周后上岗带研学团,一周排班一次,包午饭和意外保险。
2.报名“非遗影像工作坊”:免费器材借用,只需交一份3分钟成片,优秀作品直接在学校官微推送。
3.加入本科生“岭南记忆”大创项目:指导老师会帮你把田野笔记升级成学术论文,优秀个案可直接投稿《文化遗产》期刊。

如何让自己的稿件被中心官网快速引用?

引用《庄子·天下》中“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资料不求华丽,但求原创。官网公开的三步走策略:
真实——写明时间地点人物,至少配两张实地原图;
可溯——口述内容注明录音时码;
共享——以CC BY-SA授权上传,可同步到微博话题“粤非遗日记”。
我曾把外婆口述的龙舟调上传到官网,半年后收到通知被引用至《广州文化年鉴》插图部分。

权威书单:入门零基础到进阶

1.官方手册:《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年报》
2.教材级别:宋俊华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3.延伸阅读:张庆善《口述史 *** 论》
以上书目在南校园文科楼二楼借阅室均能扫描电子版,24小时开放。

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大学非遗研究中心在哪里)-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个人私货:一张“岭南非遗三日研学路线”分享

Day1 上午 研究中心开题报告与数据库体验
Day1 下午 广彩拉胚体验,直接在中大陶瓷实验室完成
Day2 上午 搭乘校车去佛山祖庙欣赏黄飞鸿醒狮
Day2 下午 现场对比口述史档案,检验“记录—回忆—还原”误差
Day3 上午 回到广州沙湾古镇,亲手拍摄“沙湾飘色”巡游
这条路线我给三位高中生走过,回去后他们各自写了3000字田野笔记,均获得省级创新大赛三等奖。

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大学非遗研究中心在哪里)-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