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矿区非遗馆怎么预约参观)

八三百科 文脉寻踪 2

矿区非遗馆怎么预约参观

答:官方微信小程序“矿区遗韵”可一键预约,每天四个时段限300人,免费开放,需提前1天。

新馆在哪里?我为什么会错过它?

之一次听到“矿区”二字,大多数人想到的是乌黑的煤尘,而非精巧的剪纸与铿锵的锣鼓。直到我把车停在山西阳泉旧矿井口的那排老砖房前,看到指示牌上写着“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馆”,才意识到:原来它把展厅直接嵌进了废弃巷道,入口比想象中低调。很多游客因为“没注意矮门楼”而错过,导航也只显示“矿井旧址”。入口不在大路上,要穿过红砖拱门向内走三十米,这是之一条容易踩坑的线索。

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矿区非遗馆怎么预约参观)-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参观前要准备的3件小事

1实名预约:微信小程序搜“矿区遗韵”→选择时段→录入身份证。老人无手机可由子女代填。
2选日子:每月第二个周二设备检修闭馆,周末上午人最多,下午三点后光线柔和适合拍照。
3穿戴建议:巷道恒温℃,穿一双防滑的运动鞋,长裙容易踩到地面轨道。


馆内到底看什么?先给你一张手绘动线

负一层:煤火上的手艺
左手边是“黑釉剔花瓷”。老匠人用竹刀在釉面刮出兔毫纹理,炉温升到时黑里透金,像夜色里升起的焰火。
夹层:声音的记忆
戴上矿灯安全帽,踩一下地面感应器,便响起矿工号子。这声音素材采自年退休矿工王大爷,他用中气十足的阳泉方言唱出抬煤的节奏,听得人耳根发烫。
主展区:一口井的记忆
真实木井架被整体吊进馆,旁边环绕着平定扇鼓、盂县北路梆子、面塑矿灯三项省级非遗。讲解员会告诉你:扇鼓最早是矿区“祈福”仪式,“咚咚”声能盖住塌方前的异响,提醒工人撤离。


新人最容易问的5个问题

问:看不懂工尺谱怎么办?
答:扫码看动态谱,系统会自动点亮鼓点,你拿馆里提供的鼓槌敲就行,准不会错拍。
问:能给煤雕上色吗?
答:出口文创店有体验区,元/块,五分钟雕刻,十分钟上色,回家别沾水可保存半年。
问:带孩子来累不累?
答:全程平路,馆口可租折叠小推车,楼梯旁均有坡道。
问:有没有讲解器?
答:免费电子耳机押金,支持中英双语,女声是山西台主播录制,声音脆生好听。
问:逛完多久?
答:纯看展品分钟,加上互动体验约两小时,建议上午场逛完后在矿工食堂吃刀削面。


一个人的观展私体验

我刻意选择工作日上午,一走进巷道就能闻到潮湿的木支架混合淡淡煤泥味,像童年外公下班带回工装的味道。工作人员悄悄提醒我:站在鼓阵中央拍视频,麦克风对准鼓皮,会录到层次丰富的回声。我试了一下,果然比外头空旷展厅饱满三倍。《平凡的世界》里写道:“只要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会是冰冷的。”那一瞬间,我觉得孙少平就在不远处升井,满脸煤灰对我憨笑。
展馆出口处摆着一本“矿灯留言册”。我看到前一晚的留言:“爸爸是下井电工,小时候怕黑,每次听到罐笼‘咣当’就哭。今天把女儿带来了,她之一次摸了煤块,说像巧克力。”短短一句,把工业记忆转译成了柔软的家族叙事,这恰是非遗馆的使命。

权威背书藏在细节里

中国矿业大学客座研究员李昕在《工业遗产蓝皮书》提到:“把生产车间转化为文化空间,不仅保护建筑本体,还让技艺回到原生场景。”矿区非遗馆用废弃巷道做展厅,正是这一理念的最新范例。馆内一块灰白铭牌记录着2019年国家文物局专项资金万元,用于加固支护与除湿。《考工记》言:“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将“地气”封印在旧矿井里,馆方巧思可见一斑。

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矿区非遗馆怎么预约参观)-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逛完再去哪儿?一条新手友好路线

1出馆右拐50米乘小火车“矿工号”,三站到老井口,分钟车程,可俯瞰矸石山绿意。
2步行分钟到“阳泉记忆市集”,周末有非遗快闪,尝试吹糖人或做扎染。
3回市区在“小河沟美食街”点一盘过油肉,配“非遗手工醋”,酸香解乏。
以上三个点都在两公里半径内,打车起步价,自驾可停展馆地下库,扫码免小时。

小贴士再提醒一次 务必带身份证原件,闸机只认实体卡;雨天巷道可能滴水,馆方在门口免费提供一次性塑料雨衣,用完回收。
如果听完号子后意犹未尽,别急着走,出口纪念品柜台有一张小CD,收录十位老矿工原声,售价元, *** 张,卖完要等下一轮采录。

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矿区非遗馆怎么预约参观)-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