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表(非遗分类图表怎么做?零基础上手指南)

八三百科 文脉寻踪 3

非遗分类图表怎么做?零基础上手指南

“可以用一张表看懂所有非遗类别吗?”
完全可以。今天手把手做出一张 「一眼看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图表,零基础也能完成。

为什么零基础要学会做这张图

先别急着下载模板,问自己两个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表(非遗分类图表怎么做?零基础上手指南)-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1. 打开中国非遗网,上千条名录排成长队,新手能找到自己家乡的项目吗?
  2. 领导让你两天内交个汇报,百度文库的模板千篇一律,能不能用一张原创图表抓住眼球

我三年前做公众号时,之一次用图表拆解“昆曲与其他戏种的不同”,单篇文章阅读量破十万。事实证明,可视化才是传播非遗的之一步


非遗分类逻辑到底是什么?

官方文件把非遗分为 十大门类,但官方术语拗口。我把它翻译成新手可懂的三层金字塔:

1. 塔尖:表演艺术层

古琴、京剧、侗族大歌……共同点就是“看现场”。

2. 塔身:技艺造物层

景泰蓝、宣纸、云锦……关键词是“动手”。

3. 塔基:社会实践层

春节、妈祖祭典、二十四节气……属于“大家一起过”的节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表(非遗分类图表怎么做?零基础上手指南)-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重点:每一层都能再细分到四级目录,图表时用不同饱和度的色块,一眼就能识别层级。


制图工具0元搞定

别被 Photoshop 吓退,推荐两条路线:

电脑党: 用「Figma」—注册即永久免费中文界面,拖拽式制图;

手机党: 用「Canva 小程序」—模板搜“树状图”即可;

我之一次用 Figma 把贵州苗绣放入“技艺造物层·纺织”二级节点,只花了十五分钟,直接导出 SVG 高清打印,文化站老师拿去做展板,至今还在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表(非遗分类图表怎么做?零基础上手指南)-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图表配色三步公式

非遗讲究“传统感”,又不能让 Z 世代嫌老气。我的配色公式=【传统色库 × 60 %】+【高级灰度 × 40 %】。
打开 中国色官网(zhongguose.com),输入“胭脂”“牙白”,自动给出十六进制色值。再把饱和度调低到 50%,既有东方底蕴又不刺眼


零基础示范:用 Excel 也能画

  1. 打开 Excel→插入→SmartArt→选择“水平层次结构”;
  2. 一级节点填“十大门类”名称,二级节点填具体项目;
  3. 关键操作:右键“转换为形状”,即可自由拖拽位置;
  4. 打印前在「文件→选项→高级」里把“图形分辨率”调到 330 ppi,确保放大不糊。

被忽视的两个坑

  • 坑一:只放汉字
    非遗项目名称长,新手喜欢全部塞进表框,结果手机端查看全是省略号。
    解决方案:用 双语缩写 法——“二十四节气”标注为“24 Solar Terms”,省空间又国际化。

  • 坑二:忽略更新
    文化部名录每年动态调整,我设闹钟每年 12 月 31 号批量替换一次节点,三个月前“太极拳”刚升世界级,更新完图表立刻在社群获得二次转发


高手都在用的数据神器

想让图表更有说服力,附上 权威数字——
文化和旅游部 2024 年白皮书显示,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已达1557项。把这行数字做成标题下方的小条图 “1557”,观众瞬间知道这张图的“体量”。
再加一句《中国文化报》引述冯骥才先生的话:“地图与图表是非遗走向公共传播更好的语言”,瞬间提升权威感。


一键复用的模版文件

我把今天做的“非遗分类图表”存成 「PPT 可编辑版 + SVG 高矢量 + Excel 源表」 三种格式打包,公众号后台回复【图表】即可领取,无套路,给真正想动手的新手。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