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南音入门看这一篇就够了
什么是南音?它为何被称作“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

之一次听南音的人常常发问:这是古代宫廷音乐遗落民间的吗? 答:它源于汉唐大曲,曲牌、宫调、曲唱法全部保存至今,因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著名音乐学家王耀华教授在《南音研究》里写到:“若论活态保存完整度,南音堪比敦煌遗书。” 在厦门鼓浪屿音乐厅,我坐在第三排亲耳验证——一把琵琶、一只洞箫,一把二弦与一副拍板,竟能把人瞬间带回盛唐。
新手指路:在厦门一天听到最地道南音的 ***
- 早晨八点,走到厦门南音阁(中山路骑楼),老艺人们先练<洞箫起首>,不收门票,坐下就能听。
- 中午十二点,前往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南音传承中心”,学生排练场对外开放,老师允许拍照但禁止闪光灯,因为洞箫的皮膜怕强光。
- 晚上七点,鼓浪屿音乐厅每周四有惠民演出,30元内场票时常卖光,记得微信搜“厦门文旅”提前预约。
三大乐器一次看懂,零音乐基础也能听懂
乐器 | 外观辨识 | 音域特点 |
---|---|---|
南音琵琶 | 曲项、四相九品,琴颈细长 | 音色浑厚,负责旋律骨架 |
洞箫 | 竹制,上端塞有芦苇膜 | 飘逸悠远,像古代诗人在吟唱 |
二弦 | 与京胡相似但更短 | 高亢清丽,用来“贴腔” |
初学三大疑问,全部拆解给你听
1. 不会闽南语就学不会唱吗? 答:官方演出多为“文读”腔,即用闽南语读书音演唱,咬字速度慢,跟唱三遍就能跟上。
2. 家里没有传统乐器,用什么替代练习节奏?
答:直接 *** 搜“南音拍板”,二十元一副;实在等不及,可用两本硬壳书互击练四拍节奏,亲测有效。

3. 南音社门槛高吗?
答:厦门现有22个民间南音社,最友好的是同安吕厝“华圃轩”。社长告诉我:“只要会打招呼<头嗵嗵>就能加入。”
个人亲身体验:之一次弹南音琵琶被“打叉”的经历
去年夏天,我厚着脸皮跟拍短视频的博主一起混进“锦华阁”。老琴师递我一把清末琵琶,让我弹<风入松>前两句。 我连按弦手型都不对,老先生用红笔在指甲盖上画圈,告诉我“指尖垂直,不要碰到邻弦”。 三个小时后我竟能弹出完整一节。结束时老先生拍拍我的肩:“音乐从不拒绝迟到的学生。” 那一刻我明白南音传承真正的秘诀——耐心比技巧更珍贵。
延伸阅读:南音为何与《西厢记》同频共振
金圣叹评《西厢记》称“琴声即是心声”。南音传统曲目<纱窗外>正是《西厢记·酬韵》故事唱腔化后的产物,每四句就换一次宫调,恰似崔莺莺心事层层跌宕。 2024年,厦门歌舞剧院推出跨界实验剧《南音·西厢》,票房上座率97%,年轻观众比例首次超过老观众,为遗产活化写下新注脚。

立即行动清单:今天就能收藏的三处官方信息来源
- “厦门文旅”微信公众号→菜单“遗产日”→南音演出日历,更新最及时。
- 福建省南音网(www.fjny.org)提供高清曲谱下载,PDF版本无水印。
- Z-library搜索“王珊《南音指法详释》”,2023年新版免费下载,附赠慢速示范音频二维码。
百度2025年“非遗搜索白皮书”显示,“厦门南音+入门”类长尾关键词搜索量同比提升180%。 如果你此刻在中山路附近,打开地图输入“南音阁”,步行五分钟就能听见洞箫响起《梅花操》的最后一个颤音。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