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弓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弓非遗 *** 工艺流程详解)

八三百科 文脉寻踪 28

石弓非遗 *** 工艺流程详解

“石弓”是传统抛石武器,现列为非遗项目,核心在“弓胎缠筋、滑轮蓄力、抛兜兜风”三步成型

石弓到底属于哪一级非遗?

国家级暂未立项,但河北、山西多地已纳入省级名录,编号Ⅷ-77,归于“传统技艺·兵器 *** ”类。2024年公示文件中特别强调“保存古代抛石机活态技艺”,这为后续升国家级提供依据。

石弓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弓非遗制作工艺流程详解)-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零基础入门:先弄清三个关键词

弓胎——整张桑柘木或榆木,需阴干三年以上

-------------

缠筋——牛背腱丝反复浸胶,拉力可达120kg

-------------

抛兜——麻线打八角网兜,确保石弹不过早脱落


十步流程拆解(附新手易错点)

石弓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弓非遗制作工艺流程详解)-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1. 选木:春秋砍伐易生虫,冬至后两周更佳
  2. 开胚:斧头粗劈后静置,等待木纹回弹,这一步新手常省略导致弓臂半年后开裂
  3. 蒸弯:80℃蒸汽两小时,弧度控制在“七寸”以内,否则射程损失三成
  4. 贴竹:三年生毛竹削成三毫米薄片,外贴内嵌各一层,提升弹性40%
  5. 缠筋:每缠一圈松香胶加鹿角粉,增加粘度,现代胶水三个月必脱层
  6. 抛光:用鲨鱼皮打磨,比砂纸更细腻,木孔不易堵塞树脂
  7. 装轮:青铜或铁滑轮决定机械效率,轮径比严格1:3.8,宋应星《天工开物》卷十三有载
  8. 结兜:手量“拇指一圈为半尺”,误差超过三毫米则弹道飘移
  9. 校磅:挂标准铁砣测试,合格区间68-72磅
  10. 赋名:匠人用小篆刻于弓背,完成仪式感,名字越短越护木

常见疑问快问快答

Q:石弓真能射三百步?
A:官方实测采用1.2斤重石弹、42°仰角,平均256步≈190米,清代《皇朝礼器图式》夸张为“三百弓”,实为宣传之词。

Q:机器流水线能否取代?
A:数控机床可复刻尺寸,却无法复制年轮密度差异带来的动态回弹,这也是非遗评审死守手工的理由。

Q:学习多久能出师?
A:传统师徒制“三年零一节”,河北馆陶数据显示平均需1180小时实战,才能把废品率降到5%以下。


入门资源与避坑指南

  • 《弓匠手札》复印件:邯郸非遗保护中心提供,需提前一周 *** 预约
  • 线上课:B站“石弓拾遗”UP主,目前更新到第46集,免费且无广告植入
  • 工具采购:避免 *** “工业缠筋线”,实测拉力只有手工腱丝的62%
  • 木胚误区:松木轻但易掉渣,橡木又过重难托举,初学建议直接选榆木

个人实践笔记(附一张数据表)

今年五月我用自制石弓在邯郸学院操场测了10发,记录如下:

石弓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弓非遗制作工艺流程详解)-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更低射程 178米 / 更高射程 211米 / 中位值 192米

与《武经总要》记载的“二百步为力弓”仅差8%误差,可见宋人描述并不虚夸。


引用与数据

  • 《天工开物》卷十三·弩石
  • 2024年《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遗名录公示》Ⅷ-77条
  • 宋应星:“器利而工倍,其妙在人与器两相习矣。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