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易筋经(非物质文化遗产易筋经自学入门全攻略)

八三百科 文脉寻踪 2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易筋经自学入门全攻略

可以直接学会。

为什么国家要把易筋经列为“非遗”

很多人之一次听说“非遗易筋经”会感到疑惑:一套拉伸动作怎么会和昆曲、云锦并列?
国家级非遗公示文件(文旅部号)给出的关键词是:中华传统健身 *** 活态传承。它既像体操,又像内功,核心是一种通过“伸骨拔筋”改变气血运行的养生术。庄子曾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易筋经正是这种思想的动态化体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易筋经(非物质文化遗产易筋经自学入门全攻略)-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新手最关心的个问题一次说清

Q:练多久能见效?

A:每天15分钟,坚持21天,肩颈与腰背僵硬会有明显改善。我亲测第10天时手臂已能完整后绕,睡觉不再落枕。

Q:老人能练吗?

A:可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八套普及功法”里,有专门给60岁以上人群的坐姿改编版。

Q:需要打坐吗?

A:不需要盘腿,站着就能做;但要求“舌抵上腭、自然呼吸”,这是内气导引的安全阀。


零基础练习路线图

  1. 预热:双手托天理三焦(双手向上撑到极致,脚跟离地,重复5次)
  2. 主练:十二式任选前七式,每式6~8个呼吸
  3. 收功:双手叠放丹田,逆时针揉腹36圈,再顺时针36圈
    提示:饭后一小时再练,否则肠胃充血易头晕。

动作要领拆解(以“韦驮献杵”为例)

站姿:两脚平行与肩同宽,膝盖微屈,如《少林寺拳械谱》言“形如搏兔”。
手形:掌心空心,虚领顶劲,双臂缓缓抬至肩平时拇指对准乳中线
诀窍:肩胛骨向脊柱夹紧一次,再放松一次,完成一次“开关”,气血即刻涌向后背。


避开常见三大坑

  1. 用力过猛:看似瑜伽,实则骨缝打开,猛拉反而会拉伤肩袖。
  2. 追求出汗:易筋经讲究“骨响而不喘”,大汗淋漓属走偏。
  3. 看短视频学:抖音版本多为炫技,常把“横担降魔杵”做成舞蹈动作,容易耸肩含胸。

工具与资源推荐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易筋经(非物质文化遗产易筋经自学入门全攻略)-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 官方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健身气功易筋经》含错误动作示意图,比 *** 视频靠谱。
  • 跟练APP:微信小程序“全民健身易筋经”,可镜像对照,语音计数。
  • 书籍旁证:李时珍《奇经八脉考》提到“骨正筋柔,气血自流”,可与现代筋膜理论互证。

个人实践小数据

去年12月起,我拿三位办公室同事做对照实验:
甲组每天练易筋经12分钟,乙组每天做HIIT 12分钟,丙组不运动。30天后,甲组平均坐姿体前屈增加厘米,比乙组高出倍;红外热成像显示背部平均温度上升℃,佐证了“筋柔则血畅”的古训。


给初学者的三点私心建议

  1. 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十分钟不被打扰是坚持的之一防线。
  2. 做动作时默念招式名称,舌抵上腭天然会分泌唾液,避免口干舌燥。
  3. 每月录一次全身侧面视频,对比脊柱曲线,你会肉眼可见地变挺拔。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易筋经(非物质文化遗产易筋经自学入门全攻略)-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