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歌曲有哪些代表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出的答案是:所有经过社区世代相传、并被认为具有文化身份的声乐实践,都可以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歌曲”。中国目前共有43个项目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其中9项为音乐类,它们就是更具代表性的非遗歌曲。下面按“新手一听就懂”的方式拆解。为什么有些老歌被封为“世界级宝藏”?
判断标准有三点:1. 由群体自发创作并传承超过百年
2. 表达独特宇宙观或生活智慧
3. 今天仍旧被演唱、而非仅存录音

(图片来源 *** ,侵删)
以侗族大歌为例,明代《赤雅》已有“侗人音乐……千人唱和”的记载;至今贵州小黄村的孩子们仍在鼓楼里多声叠唱,于是2009年顺理成章列入名录。
九首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中国歌曲
- 侗族大歌——复调无伴奏合唱,被赞“掠过清泉的山谷回声”;
- 蒙古族长调民歌——“蓝天的呼吸”:一口气拖两小节,节拍自由得近乎散文;
- 花儿——甘青宁汉回撒拉等七个民族的“山野社交APP”,对唱中找情侣;
- 羌族多声部民歌——用“刮曾”古词呼唤羊归圈,被称作“石头的歌声”;
- 南音——唐宋遗音,被《马可·波罗游记》误认为“天使之声”;
- 昆曲——魏良辅“水磨腔”与诗词唱和,汤显祖称“勾栏妙品”;
- 新疆 *** 尔木卡姆——十二套乐章,每一套都像一部歌舞史诗;
- 古琴艺术——琴歌《阳关三叠》以诗入乐,孔子“三月不知肉味”;
- 京剧——皮黄腔包罗万象,老舍在《四世同堂》里写“胡同深处唱谭派”。
新手常问:这些歌跟我有啥关系?
Q:我五音不全能欣赏非遗歌曲吗?A:当然可以。非遗保护的正是旋律里的“生活场景”,而不是唱功。带耳机去现场,听侗族阿婆唱“蝉鸣”那一嗓的颤音,你会发现比流行歌更生动。
Q:城市孩子去哪里现场听?
A:
- 非遗馆——北京城市副中心非遗馆周末每天有微型展演;
- 社区节庆——“三月三”广西南宁武鸣山歌对唱免费入场;
- 高校社团——中央民大“花儿协会”周三晚七点在操场开唱,路过即可坐下。
三步轻松上手“听懂”非遗歌曲
之一步:锁定一个故事先把注意力放在歌词讲的那件事,比如蒙古长调《诺恩吉雅》讲的是远嫁的姑娘对故乡草原的眷恋。故事听懂,旋律就自带字幕。

(图片来源 *** ,侵删)
第二步:跟节奏踩一脚
侗族大歌的领唱部分常落在强拍后1/4拍,初学者可轻轻跺脚找“拖拍”感,一旦合拍,山谷共鸣会瞬间点亮。
第三步:录下来发一条带地理位置的朋友圈
2024年百度的非遗热度指数显示:地理位置标签+非遗音乐短视频的完播率提升到62%;你的记录既帮助算法识别活态传承,也方便日后自己复盘。
数据彩蛋:年轻人最热的搜索词
百度指数告诉我,过去12个月里,“花儿歌词大意”上升最快,环比增长210%,而“昆曲怎么入门”成为B站播放增速之一的非遗检索词。与其被动刷短视频,不如直接点开“花儿”歌王张建军在兰州植物园那一场露天演唱,弹幕密度更高的一句是“00后听完之一句就把歌单更新了”。借用沈从文《边城》中的句子:“歌声在雨里飘着,也像浮着点点萤火”。非遗歌曲的魅力就在于让现代耳机里的数字声波,依旧保留下那一点从祖辈喉咙里发出的体温。下一次搜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歌曲有哪些”时,希望你已经能把答案唱出来。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