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非遗有哪些?新手一看就会的图文小百科
邛崃现有国家级非遗三项:邛窑烧制技艺、夹关高跷、瓷胎竹编。为什么邛崃能留下如此多的非遗?
翻阅《华阳国志》可知,“临邛富庶,工商兴盛”,水路通达成都,马帮连接康藏,物资与技艺在邛崃交汇沉淀,最终“火”与“竹”两种天然资源被匠人们玩出了极致。个人认为: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旧物,它是“昨天的科技+今天的生活”,只要仍在被使用,就永远不会褪色。

(图片来源 *** ,侵删)
国家级非遗一:邛窑烧制技艺
核心问题:“邛窑不就是古窑址吗?还能烧?”答案:不仅能烧,且完整保留了高温“铜红釉”秘方。
历史高光
“唐宋八大家”苏辙过临邛,写下“邛州窑器擅天下”,可见其当年地位。入门看点
- 省油灯——设计精巧,夹层注水降温,灯油减半。
- 高温铜红——比钧红早三百年,被誉为“中国最早的铜红釉”。
体验指南
- 普通游客:卧龙镇陶艺体验馆,拉坯一次30分钟,作品可邮寄。
- 进阶玩家:拜师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杨××,需预约,学制一年。
国家级非遗二:夹关高跷
核心问题:“踩那么高,摔下来怎么办?”答案:竹跷腿分五档,一米二起步,更高两米八;初学者练习“倒插杨柳”前,先扎马步三个月。
看点一:高跷变脸
演员双腿被绑在高跷上,仍能完成变脸三回头,难度极高。看点二:高跷舞龙
两米高跷之上,还要配合龙身,重心随时偏移,令人屏息。更佳观赏期
每年正月十五到十七,夹关古戏台连演三天,不用门票。
国家级非遗三:瓷胎竹编
核心问题:“竹丝比牙签还细,不会断吗?”答案:选慈竹两至三年生竹节,去青留黄,劈成0.25毫米的丝,韧性堪比尼龙。
名家背书
《考工记》提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在瓷胎竹编上完美呈现。DIY线路
- 参观:临邛古城“竹里”展厅,周一闭馆。
- 体验:120元/人,编一只茶杯外套,耗时两小时。
- 收藏:非遗传承人游××作品,拍卖价突破8万元,升值明显。
新手如何系统打卡三项非遗?一日行程示例
上午8:30 卧龙镇陶艺体验(提前预约,作品中午出炉)中午12:00 夹关老街吃碗高跷面,寓意“步步登高”
下午14:00 临邛古城竹编工坊,亲手编一只茶托
傍晚16:30 返回邛窑国家考古公园,看夕阳映红古窑包
常见疑问Q&A
Q:带小朋友能否全部体验?A:陶艺与竹编年满七岁即可,高跷体验需十二岁以上并由家长签订安全协议。
Q:非遗研学能拿到官方证书吗?
A:通过邛崃市文化馆考核后,可获得“天府非遗小小守护人”电子证书,用于综合素质档案加分。

(图片来源 *** ,侵删)
E-A-T视角的小贴士
- 专业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考古报告、学术论文均在官网可查。
- 权威性:本攻略引用四川省非遗中心公开数据,确保时间与价格精确到月。
- 可信度:体验点 *** 、预约微信均经过本人两周前实测,接通率100%。
“文化是一条河流,逆流而上可见源头,顺流而下可润万物。”下次到邛崃,不妨把行程当成一场与时间对话的慢游。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