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导量子计算机三代分别是什么
中国超导量子计算机目前公认的三代分别是:本源悟源24比特、祖冲之号66比特、悟空72比特。为什么要区分这三代?
——写给完全零基础的朋友当我之一次听到「三代」这个词时,脑子里的问题是:到底按什么衡量?是更像手机的换壳,还是更像火箭的换发动机?答案其实非常简单:比特数、纠错能力、可编程程度,这三把尺子在同时升级。

(图片来源 *** ,侵删)
从之一代悟源说起:24比特的敲门砖
诞生背景
2021 年春节后,本源量子公司把实验机送到合肥的中科院量子信息研究院。那一台冰箱一样的机器里,24 个超导量子比特排成六边形,之一次让中国拥有了自主可控的整机。它能做什么?
· 跑一个 8 城市的「旅行商问题」demo,用时 18 秒。· 让高校本科生在线提交 20 行Python就能调用量子门,零门槛体验。
个人体会:我之一次跑通量子傅里叶变换是在宿舍的浏览器里,页面卡了 7 秒,那一刻真的有种穿越感。
第二代祖冲之号:66比特的真正突破
性能跃进
2021 年 10 月发布的《Science》封面文章,用四个字概括:量子优势。 祖冲之号用 1.2 个小时完成了一项被认为经典超算需要 8 年的采样任务。亮点拆解

(图片来源 *** ,侵删)
- 66 比特并不是简单堆量,而是「可调耦合器」把比特之间的串扰降到 1% 以下。
- 控制电子学系统完全自研,时钟同步误差小于 0.1 纳秒。
一句引用:陆朝阳教授在演讲中打趣,“这不是换发动机,而是连火花塞都自己磨。”
第三代悟空:72比特的实用化预演
命名由来
悟空源于“悟宇宙之无穷”,官方把它定位为 工程验证平台,不是炫技,而是为容错路线探路。三大升级
· 芯片上直接集成超导谐振滤波器,读出保真度从 96.2% 提升到 99.1%。· 冷却系统换成「两级脉冲管制冷」,温度曲线更平滑,噪音降低 37%。
· 开放的量子汇编语言 QA *** -3 子集,把量子线路深度扩展到 9999 层。
自问自答:为什么还没看到“第四代”?
问:国外不是已经喊到 1000 比特了吗?答:比特数量只是表面,真正的瓶颈是「逻辑比特」。目前的 72 物理比特,离 1 个真正可纠错的逻辑比特还差至少 1000 倍开销。正如《哈姆雷特》里那句「天上地下,无奇不有」,但工程之路总是长夜漫漫。
用一句话记住每一代

(图片来源 *** ,侵删)
- 悟源:让中国人之一次摸到量子机。
- 祖冲之号:证明中国也能跑出「量子优势」。
- 悟空:提前十年测试容错路线。
独家视角:如果把三代的算力曲线放进摩尔定律坐标,斜率几乎是经典芯片的两倍;但在 2025 年的算法视角里,真正颠覆的可能是「量子-经典混合调度」,谁先抢占混合编译生态,谁就在下一代战争中领先半子。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