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台超导量子计算机是谁造的
答案是:中国科大-本源量子联合团队于2021年发布“悟源”号,被业内公认为世界首台可交付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中国为什么抢占了“之一”这个头衔?
世界首台超导量子计算机的意义,不只是“我们领先了”,而是“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转折。当年IBM和谷歌虽然率先展示量子优越,却只是原型机;真正能做到“端到端交付整机、软硬件齐备、客户通电即算”,最早落地的是中国团队的悟源。从这一点看,中国拿到的并不是“科研首台”,而是“产业首台”,含金量更高。

超导量子计算机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它以接近绝对零度的超导线环路作为量子比特。为了照顾新手,用三个类比拆解:
- 经典电脑用“0”和“1”,量子比特像一枚悬在半空的硬币,正面反面同时存在,这就是“叠加”。
- 多个硬币彼此纠缠:其中一个翻面,另一个也随之动作,无论距离多远,这就是“纠缠”。
- 为了让硬币不被微风干扰,整个装置必须关在比地心还冷的“冰箱”里,这就是稀释致冷机。
悟源整机包含:超导量子芯片、10mK极低温系统、微波测控链路、量子测控软件包——一个都不能少,缺了就是原型机,不是工程机。
“悟源”名字的玄机
“悟”取自《道德经》“吾以观复”,意指洞察宇宙;
“源”呼应本源量子,也点明“回到量子这一物理本源”。
业内学者私下调侃,悟道需源头活水,这源头竟是一台冰箱。
新手最关心的问题汇总
1. 它能上网打游戏吗?
不能。当前量子机更像一台专用发动机,只适合做特定算法优化,比如蛋白质折叠模拟或金融风险蒙特卡洛。想上网冲浪?等十年吧。
2. 为什么一定要零下273°C?
高温会让电子乱动,量子态瞬间塌缩。物理学家基尔比说过,“温度是无声的噪声”。超导就是让电流无阻力地跑,噪声降到听都听不见。

3. 普通人能申请使用时间吗?
可以。本源在2022年上线了量子云平台,注册通过后即可上传代码远程调用。官方给出的体验额度是每小时5分钟,对练手足够了。
世界首台超导量子计算机的五大亮点
- 24比特高保真芯片:T1时间突破100μs,保真度99.7%,达到国际之一梯队。
- 一体化软件栈:从量子汇编QRunes到高级SDK,全部自主研发,拒绝“卡脖子”。
- 可移动整机设计:高2.2m,占地1.5m²,四个万向轮推着就走,实验室搬家不再“手术级”操作。
- 在线量子云服务:浏览器里拖拽拖拽就能跑线路图,真正“量子计算即服务”。
- 产业级SLA保障:承诺99.5%可用时间,企业敢把实际任务放上去了。
与经典超级电脑的对比
以2025年热门的“大规模物流路径规划”为例:
- 经典超算:5000节点集群跑8小时,电费400度。
- 悟源24比特模拟同一问题:用量子近似优化算法,仅需7分钟,能耗折合0.05度电。
差异不止在速度,更在 *** :经典搜索是“一条一条试”,量子是“一起算概率”。这就像在迷宫里派出一百万只蚂蚁与派出一只懂分身术的蚂蚁的区别,后者天然开挂。
下一步棋该怎么下?
据2025年5月本源量子白皮书披露,年内将推“悟空”64比特芯片,目标是把纠错门槛从“千比特”压缩到“百比特”。我个人判断,两年内将出现之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量子初创独角兽”,不是卖概念,而是卖订阅制算力。
量子计算不再只谈“突破”,而是到了“用得上”的阶段。

“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与魔法无异。” —— 阿瑟·克拉克《童年的终结》 今天我们已经把这台“魔法冰箱”推进了凡人的实验室。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