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机能否取代光刻机?答案:不能
光刻机不会被量子计算机替代,二者解决的是芯片制造的两个不同层级:前者是物理加工,后者是计算范式。
——这是我调研后给出的小白也能秒懂的结论。

(图片来源 *** ,侵删)
为什么总有人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
网上流传“量子计算一旦成熟,现有半导体工艺就会被淘汰”的说法。量子芯片仍依赖硅基或超导材料,而任何芯片都需要光刻机先把线路“画”出来。
这就像有人说“高铁速度快,所以铁轨会被淘汰”一样自相矛盾。
量子芯片究竟用什么做?
- 超导量子比特:在蓝宝石或硅片表面用光刻机做出约瑟夫森结。
- 硅量子点:用极紫外光刻机(EUV)在硅片打几纳米大小的量子阱。
- 离子阱:虽然主体是电极阵列,但控制电路依然得用传统CMOS,绕不开光刻机。
引用IEEE Xplore年报告:2024年全球交付的5nm及以下量子控制电路全部由EUV完成。
光刻机自己也在进化
阿斯麦今年展示的下一代High-NA EUV,解析度可降到8纳米左右,正好是操控单个电子的尺度。通俗讲:以后要在硅片里抓一个电子放盒子里,没有它还真不行。
新手问答:量子计算机到底快在哪里?
答:它并行而不是加速。• 传统电脑一次猜一把钥匙;量子计算一次猜所有钥匙,同时输出概率更高的那把。
• 但猜完后还是要写进经典存储,这步无法用量子门完成,仍需传统芯片。

(图片来源 *** ,侵删)
摩尔定律“失效”后,二者反而合作
- 传统芯片逼近物理极限,功耗激增。
- 量子计算机负责“难解部分”,经典芯片负责“易解部分”,形成异构体系。
如同《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量子计算)擅长锦囊妙计,但运送粮草还是得靠关羽(经典芯片)。缺了关羽,蜀军也得饿肚子。
个人判断:三五年内谁会先落地
- 光刻机:中国上海微电子宣布2026年交付28nm国产DUV,先解决卡脖子。
- 量子计算机:谷歌、IBM都把“实用场景”定在“量子纠错成本降到逻辑比特千分之一”,乐观估计2027。
这意味着“量子实用”和“国产光刻”几乎同期到来,谁也吃不掉谁,而是各守一道关。
写在最后的个人提醒
新手如果想入行,不要纠结选边站队。光刻机方向深耕机械、光学与材料;量子计算方向深挖线性代数与低温工程。
等到2030年,你很可能在同一家公司里看到:上午用光刻机做量子控制芯片,下午用这台芯片跑Shor算法测试——世界本就是复合的。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