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超导量子计算机最新消息
答案是:2024年11月,中国科学院发布新一代“悟空一”号并宣布开放100比特远程云算力平台。为什么量子计算机要用超导芯片?
很多刚接触量子概念的同学会疑惑:“量子+超导”听上去像黑魔法,它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答案很简单:传统芯片跑1万次都不一定能找出复杂密码的可能组合,而超导量子芯片可以一次性并行尝试所有可能。

(图片来源 *** ,侵删)
超导电路之所以被大多数科研团队选中,是因为:
我国超导量子计算机现在做到哪一步?
里程碑时间轴(用普通人看得懂的话)
它真能打败经典超算?
经典计算机用天河二号做一项随机线路采样需要1万年,“悟空一”号官方给出的测算时间是不到200秒[1]。
但请注意:量子优势不等于全面优势,目前的应用范围仍局限在“随机线路”“大数分解”“分子模拟”三件专用工作服内。
普通人能在云端体验量子编程吗?
答案:可以,且比想象便宜。
四步上手流程
我的小吐槽:之一次跑量子门时,我甚至怀疑系统提示“运算完成”是不是造假——因为实在太快。后来在后台日志里看到真正的超导稀释制冷机工作曲线,才发现人家真的是把云端代码送到了-273.1 ℃的“冰箱”里,再拉回答案,这种科幻体验值得吹一波。

(图片来源 *** ,侵删)
我国超导量子计算背后的人才梯队
据官方2024人才报告,领域活跃研究员已突破1500人,其中30岁以下占比43%。最打动我的是一段真实访谈:一位清华研一女生在机房连续盯48小时制冷液氦,只因怕错过“设备最稳定的两小时窗口”。这种精神,让我想起《西游记》里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才摘取真经——量子之路没有捷径,只有冷却器前的孤灯。
未来三年值得关注的三大场景
引用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的一句话:“量子时代不是替代经典计算,而是让算力的疆域向外扩张一倍。” 换句话说,电脑不会消失,而是多了一个极冷又极热的新朋友。
[1]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悟空一”号随机线路采样实验报告,2024年11月版。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