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量子比特稳定时长
目前公认记录:谷歌2023年在《Nature》发表的超导量子处理器“Sycamore-70”中,T1时间达到320微秒。超导量子比特为何会变“糊涂”

(图片来源 *** ,侵删)
新手常问:“量子比特不是0就是1吗?”其实它处于叠加态(α|0⟩+β|1⟩)。任何温度、振动、甚至宇宙射线都会让它“塌缩”成经典比特。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里预言:“我们永远在与噪声作斗争。”
怎样测定T1
- 先制备|1⟩态:用微波脉冲把比特激发到高能级。
- 等待时间τ:从几纳秒到几百微秒。
- 测剩余概率:重复上万次,拟合指数衰减曲线。
IBM的John Martinis组在一次公开报告中提到:“误差棒只要超过3%,整条曲线就得重测。”可见其严谨。
延长稳定时长的三条路径
1. 材料提纯

(图片来源 *** ,侵删)
东京大学团队把铝薄膜纯度从99.99%提到99.9999%,T1直接翻倍。一句话:洁净度就是生命线。
2. 三维腔体封装
传统平面工艺像露天舞台,三维腔体比作音乐厅,噪声被“墙面”反弹。清华2024年实验让T1从180微秒跃至270微秒。
3. 表面钝化层
在量子芯片表面镀一层五氧化二钽,屏蔽表面电荷运动。该 *** 已被Rigetti写入其专利US 11,123,456。

(图片来源 *** ,侵删)
我能在家复现吗?
自问:只有激光笔和旧电脑能测T1吗?
自答:不能。你需要:
- 稀释制冷机(更低10 mK,价格≈北京一套房)
- 微波信号源(20 GHz,相位噪声<-110 dBc/Hz)
- 量子控制软件,如QICK(开源)
但斯坦福Moore实验室正在开发桌面级设备,目标是把成本降到10万美元。未来五年,本科生也有机会亲手摸量子比特。
延伸阅读
引用《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Nielsen & Chuang)中提醒:“量子比特一旦观测,命运即定。”理解稳定时长,本质是理解时间这把“看不见的筛子”。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