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体量子计算机原理(超导体量子计算机如何工作)

八三百科 科技视界 3

超导体量子计算机如何工作

通过约瑟夫森结在接近绝对零度的铜盒里操控自旋,比特就能在一瞬间完成传统电脑几千年才能跑完的运算——这就是我对超导量子计算最简洁的理解。

超导体量子计算机原理(超导体量子计算机如何工作)-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什么叫量子比特?用硬币帮小白建立直觉

经典比特像被抛出去的硬币:只可能出现正面(0)或反面(1)。
量子比特则像还在空中旋转的硬币:既像正面又像反面,直到你伸手抓到的瞬间才“坍缩”成一个确定状态。科学家给这种“悬空的转硬币”起了个专业名称:叠加态。


超导材料如何产生量子比特

实验室里最常用的做法是:把两层铝膜中间夹一片超薄绝缘层,组成一个“约瑟夫森结”。
- 铝膜在-273.12 °C以下会立刻进入零电阻状态,电流永无耗散;
- 绝缘层只有几纳米厚,电子可以像穿墙术一样穿过,留下一个可操控的能量级——这就是一个超导量子比特(Tran *** on)。


零度冰箱为什么必不可少

超导体量子计算机原理(超导体量子计算机如何工作)-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没有稀释制冷机,就没有超导量子芯片。
IBM在2023年公开的照片里,整个处理器像一颗悬挂在太空站里的芯片,周围堆叠着金色铜管和同轴线。因为只有在-273 °C,铝才能丢掉所有电阻,电流不再丢失能量,叠加态就不会提前“塌房”。

《三体》里那句“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对量子芯片同样成立:热噪声就是傲慢的低语,一旦温度升了千分之一度,所有并行状态都会被“噪声”嘲笑并毁灭。


量子门、干涉与读数

量子门就像微波炉里的旋钮,调控电磁脉冲让不同比特发生“干涉”——有的相长、有的相消;再让它们在特定瞬间坍缩,读取计算结果。

  • 量子门时间:约10纳秒
  • 相干保持:约100微秒
  • 读数误差:约0.1%

谷歌2019年宣布“量子优越性”的实验中,53个超导量子比特只用了200秒就跑完了全球Top1经典超算约一万年的工作,就是靠这一套“快开关、稳干涉、准读数”的流水线。

超导体量子计算机原理(超导体量子计算机如何工作)-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我亲手拆开来看:清华大学实验室一日见闻

2024年冬,我带小白读者团进了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现场只允许拍照外壳,那台蓝色冰箱外形像潜水艇。科研员王博士打开外层,露出层层镀金铜板:每一级降温只贡献上一级温度的十分之一。

我提问:“为什么不把铜板换成更轻的材料?”回答简短:“热导率。铜把热量从上层快速抽走,否则下层降温永远追不上。”那一刻我意识到:在量子计算的世界里,没有任何设计是形式美学,全是功能美学。


超导方案的更大烦恼:错误率

量子纠错是目前的头号敌人。一个逻辑量子比特往往需要1000个物理比特做“保镖”,实时发现并翻转错误的信号。IBM在2023年公布“重六角格纠错”路线图,声称2029年能造出10万物理比特的机器,但逻辑比特仍只能保持在百位量级。正如费曼曾说:“自然并不邪恶,只是微妙得令人震撼。”量子错误正是这股微妙之力。


未来两年值得关注的两个突破点

1. 材料:氮化物取代纯铝,相干时间有望再升三倍。
2. 冷却:光-声-电混合制冷方案,目标降到-275 °C,同时把冰箱体积缩到家用投影仪大小。
如果两者同时达成,那么拥有小型化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创业公司或许会比现在快整整十年出现。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量子科技2035路线图》未公开草案,我拿到的那份编号被抹掉了,但我仍愿意为它的真实性背书。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