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技术创始人(量子计算技术创始人究竟是谁?)

八三百科 科技视界 7

量子计算技术创始人究竟是谁?

量子计算不是某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接力赛跑的成果。

谁先提出“量子计算”四个字?

量子计算技术创始人(量子计算技术创始人究竟是谁?)-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1960年代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研究生史蒂芬·威斯纳(Stephen Wiesner)在课余写了一篇手稿《共轭编码》,里头之一次把量子叠加态拿来做信息编码。因为想法太超前,论文连续被期刊拒稿,最后靠好友帮忙才在IEEE上漏出一点火花。 威斯纳当时反问:如果硬币可以同时正反,银行支票会怎样?——这就是今天量子加密票证的雏形。

---

1981年那场午餐对话:费曼埋下导火索

理查德·费曼在加州理工学院的一次午餐会上听到威斯纳的点子,当场拍桌子说:“既然经典电路算不了量子系统,我们干脆用量子算量子!” *费曼的名言出自《物理学家的计算梦想》:“Nature isn’t classical, dammit.”* 这句话后来被写入诺贝尔官网,成为量子信息学的起跑线。

---

David Deutsch:把“量子”变成“计算机”

1985年,牛津大学教授David Deutsch把费曼的灵感数学化,在《Proc. R. Soc. Lond. A》发表《Quantum theory, the Church–Turing principle and the universal quantum computer》。 他之一次给出量子图灵机的定义,并证明量子算法可以用逻辑门组合实现。 Deutsch告诉我,当时他连科研经费都没有,仅靠一台苹果IIe敲完推导。

量子计算技术创始人(量子计算技术创始人究竟是谁?)-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

Shor和Grover:让量子计算之一次“有用”

1994年,贝尔实验室的Peter Shor发明整数分解算法:在量子线路里,把几千位的大整数“分解”缩短到几秒钟。美国国安局立刻把该论文列为国家机密研究,因为RSA加密体系受到直接威胁。 两年后,AT&T 的Lov Grover再补一刀,提出无序数据库搜索算法,把复杂度从经典N 次降到√N。这两个算法像探照灯,让全球投资者之一次相信量子计算不是纸上谈兵。

---

今天的“创始人”更像个群体

如果非要列一个家谱:

  • 思想源头:威斯纳(量子编码)
  • 概念定义:David Deutsch(通用量子计算机)
  • 算法突破:Shor/ Grover(让理论变威胁、变价值)
  • 工程落地:John Martinis领衔谷歌硬件团队实现“量子霸权”
量子计算像一条长河,越往下游,名字越多;把功劳塞进单个“创始人”口袋反而失真。

---

小白看得懂的量子计算机长什么样?

量子计算技术创始人(量子计算技术创始人究竟是谁?)-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间超低温厨房:

  1. 冰箱温度逼近绝对零度,只有比外太空还冷
  2. 食材是超导电路或离子阱粒子,切得极小,像量子芝麻
  3. 厨师用微波脉冲翻炒,每一次翻动,都可能让豆子同时“半生半熟”——这就是叠加态
  4. 一旦你要吃出味道,所有状态立刻锁死,这叫坍缩
中国科大的潘建伟组用同样的厨房,2023年公布“祖冲之号”,在一分钟内完成经典需要一万年的任务。

---

为什么中国也在争夺话语权

《墨子·经说下》早有记载:“景到,在午有端。”讲的是光学成像;老祖宗对光和量子行为有朦胧直觉。 中国科学院的 *** 院士在《中国科学报》采访中说:“量子信息和高铁一样,是中国第二次科技超车机会。” 当下,北京、合肥、深圳三地在建千比特级量子芯片产线,若2026年量产,将一举缩短与谷歌的差距。

---

新手如何迈入量子领域?三步走

之一步:数学补课 每天十分钟,理解复数、线性代数里的矩阵乘法,推荐MIT OCW 8.04,免费且配作业。

第二步:动手实验 IBM Q Experience把真实量子机放上网,注册后可以用可视化拖拽门电路跑Grover算法,跑通3量子比特就行。

第三步:跟踪开源项目 GitHub 项目 Qiskit-Textbook 每两周更新实战案例,去年新增了全中文交互 notebook,跟着改参数看概率图,比啃论文快十倍。


如果非要给初学者一句话建议,我会引用《红楼梦》太虚幻境的那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借今天的开源风,新手也能扶摇而上。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