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量子比特芯片入门指南
“超导量子比特芯片多久才能实现商业化?”答案:乐观估计,小规模商用会在2028年前后到来,前提是芯片良品率能突破90%且制冷成本再降一个数量级。
超导量子芯片到底“长什么样”?
之一次拆开封装的Dilution Refrigerator时,我几乎怀疑走错了片场:一层层闪着金光的金属圆片像宝塔一样叠起来,更底端那根1厘米×1厘米的蓝宝石晶圆,正是超导量子芯片。它外表朴素,却比同面积的钻石贵上百倍——因为只有在这里,铝制微小环路能在20毫开尔文下形成稳定的库珀对,成为量子信息的载体。
(图片来源 *** ,侵删)
为什么必须是“超导”?
两点理由让它没有替代品:- 相干性:常温导线里的电子撞来撞去,量子态只能维持皮秒;超导环路能让量子态“活”到百微秒级,足够进行上千次门操作。
- 可集成:把量子比特刻在晶圆上,沿用半导体工艺就能把100个、1000个,甚至百万级量子比特做在一片芯片里,别的体系暂时看不到这种扩展路径。
引用费曼在《量子电动力学》里的调侃:“自然并不古典,笨蛋,如果你想模拟自然,更好用量子方式。”超导芯片只是把这句话做成了硅片版本。
从Qubit到QPU:新手别被术语吓住
很多教程一上来就讲约瑟夫森结,让人头皮发麻。其实只要记住三层“翻译”就行:- 物理实体:一块铝—氧化铝—铝的微小夹层,像三明治,它的电流—相位关系非线性,天然就是“人工原子”。
- 量子比特:我们把更低两个能级画成|0⟩、|1⟩,再通过微波脉冲去旋转这个态,就像控制灯泡的开关。
- 量子处理器:把成百上千个同样的“灯泡”用谐振腔总线串起来,就能做Grover搜索、Shor分解这类算法。
当你之一次用Qiskit脉冲控制一台5量子比特的超导云机,发现屏幕上真的出现干涉条纹时,那种震撼和哥伦布看到新大陆没有太大分别。
为什么现在还不能装在手机里?
- 温度:手机里的SoC在40 °C就会降频,而超导芯片要泡在0.02 °C——比外太空还冷。稀释制冷机目前每台百万美元起跳,想把量子手机揣口袋,得先把制冷系统缩小到空调外机大小。
- 纠错:逻辑量子比特需要数千个物理比特冗余,当前芯片良品率仅80%,远未达到谷歌提出的“表面码阈值”。
- 材料:哪怕是ppb级(十亿分之一)磁性杂质,都会缩短相干时间。目前更好的蓝宝石衬底仍依赖日本住友化学,国产替代在路上但还未量产。
未来三年值得关注的两大变量

(图片来源 *** ,侵删)
- 光刻突破:A *** L正在测试的电子束写入机EBL-XR,可以把约瑟夫森结线宽压到15纳米,理论上可把单芯片比特数提高到万级。
- 室温微波链路:苏黎世理工演示了一种基于氮化硅光机械晶体的片上转光接口,可把控制线减少到现行方案的1%,大大降低布线复杂度和热负荷。
如果说2019年谷歌的“量子霸权”是莱特兄弟离地,那么接下来几年就要看如何造出能飞越大西洋的量子波音747了。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