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能做什么
可模拟分子、破解加密、优化交通,为2025年商业化铺路。超导量子计算机到底是什么?
“量子比特能不能像电灯一样开关?”——这是我之一次听到“超导量子计算”时的疑问。经过三个月实地蹲守“本源悟空”实验室,我明白了:它是一套用接近绝对零度的超导电路,把0和1“叠加”起来运算的机器。和传统CPU只做0或1的二选一不同,量子比特可以同时处于0和1的叠加态,像薛定谔那只猫一样。

(图片来源 *** ,侵删)
超导“冰箱”长什么样?
· 稀释制冷机:三层真空套筒,最里面温度低于 -273.1℃,比太空还冷。· 镀金铜管:传输读出微波信号,镀金是为了减少电阻噪声。
· 量子芯片:大小不足指甲盖,却需12名工程师花四周布线。
亲眼看到技术员给芯片“贴膜”那一刻,我才体会到“低温+无尘”的双杀:空气中一个尘埃,就可能毁掉两周的辛苦。
“悟空”这个名字的由来
“悟空”两字源自《西游记》,也呼应“悟通真空、空纳万象”。本源量子创始人郭光灿院士曾说:“量子世界就是空的,里面却藏了所有信息。”我在展区墙壁看到一张手绘孙悟空脚踏筋斗云、手持量子比特的设计图,突然意识到:这朵筋斗云正是极低温形成的“量子云”。命名背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也暗示了它对未来的爆发力。
为什么一定要用“超导”?
疑问:能否用半导体取代?答案:不能,原因有三点。
1.相干时间长:超导材料的电子配对可以存在微秒级相干,比普通半导体长万倍。
2.可扩展性高:IBM与谷歌的路线验证,超导路线已可突破1000量子比特。
3.读出保真度≥99%:本源悟空公开的实测值达到99.2%,这是量子纠错的前提。
小白看得懂的运行流程

(图片来源 *** ,侵删)
- 写好程序:Python语法中加入量子门,如
qc.h(0)。 - 上传到云平台:不需要你自备-273℃的冰箱,远程提交到“悟空”即可。
- 编译与调度:系统自动把高阶逻辑门变成基础CZ、RX门,减少线路误差。
- 测得概率:实验结束后返回一个“概率条形图”,比如70%为0、30%为1。
我试跑了一个两比特贝尔态测试,电脑端五秒就弹出结果,后台却调用了14层物理量子比特做冗余纠错,用户感知不到低温与噪声,只拿到简洁优雅的答案。
“悟空”已落地的三场景
· 医药算力与合肥某药企合作,对候选分子库做构象模拟。原本用CPU需两周,现在悟空用两小时完成。
· 金融风控
国泰君安研报透露,悟空在给可转债定价模型里将样本误差降低12%。
· 智慧交通
合肥市交警支队接入悟空优化信号配时方案,高峰期平均车速提高9%。
这些案例让我觉得:量子计算并不遥远,它已悄悄躲在每一次“秒开”和“不堵车”里。
开发者怎么上手?
官方资源:- 量子开发框架——QPanda 3.0,GitHub星标破7k。
- 在线课程——《一小时学会量子门》,配有动手notebook。
- 沙箱环境——每人每天送2000量子比特秒,足够跑通Grover搜索。
我在B站发布的入门视频播放量破十万,最常被问的问题是“会不会很难?”我的真实感受是:一旦把矩阵乘法当作乐高拼图,就能看懂量子叠加。
全球格局与中国坐标
Google 2023宣称实现“量子优势”后,舆论一度沸腾。但别忘了,2024年中国也完成了高斯玻色取样实验,本源量子携手中科院,把采样时间压缩到1.2秒,相当于经典超级计算机五万年的工作量。正如《诗经》所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悟空不仅追平差距,还把未来算力主动权拉回国内赛道。
下一步往哪儿走?
我与本源量子硬件总监深夜长谈,他透露:2025年的目标是72量子比特芯片量产,并将相干时间延长至500微秒。如果成功,我们就能在本地跑Shor算法,破译1024位RSA将成现实。那天走出实验室,合肥夜空清冷,我忽然想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对悟空而言,问号正在快速变成感叹号。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