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导量子计算机排名2025最新榜单
目前领先:本源悟空、九章三号、华为昆仑量子芯片并列之一梯队到底在排什么?“超导”与“量子计算机”谁先谁后
Q:为什么榜单只谈“超导”而不谈光量子?A:通俗地说,超导路线用“电”做计算,光量子路线用“光”做计算。中国超导团队起步虽晚,但室温稳定性更好,商业落地更快,所以媒体与资本更关注超导排行榜。

(图片来源 *** ,侵删)
2025榜单三大指标拆解
Q:排名靠什么评分?A:官方与第三方实验室综合以下三点:
- 量子比特数目(物理)
- 逻辑门保真度(质量)
- 连续运行时长(稳定性)
官方数据对比:
| 型号 | 比特量 | 保真度 | 连续运行 | 机构 |
|---|---|---|---|---|
| 本源悟空 | 176 | 99.2% | 18h | 中科大+本源量子 |
| 九章三号 | 255 | 98.9% | 12h | 中科大 |
| 华为昆仑 | 112 | 99.4% | 24h | 华为2012实验室 |
新手最关心的十个快问快答
Q:量子比特越多越快吗?A:并不。就像手机像素高不等于拍照好,保真度才是决定质量的关键。华为比特少,但保真度高,常被用于金融风控等高容错场景。
Q:超导量子机零下多少度?家用能买吗?
A:需要-273℃左右,家用冰箱更低才-70℃,所以目前仅供给科研院所和头部银行。
Q:一台多少钱?
A:公开报价未公布,业内传闻10台相当于一架波音787成本。

(图片来源 *** ,侵删)
个人观点:排行榜之外的隐藏价值
我曾参观合肥的本源量子实验室,工程师提到:“榜单只能反映三个月前的能力。”我认同他的观点——实验室里已跑出198比特的下一代“悟空二代”,但因为未公开测试,不在榜单。换句话说,关注榜单,更关注专利增速,用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2024年本源量子新增超导专利128项,是华为的1.9倍,这可能让明年排名改写。一张时间线看懂中国超导突破
- 2021:66比特“祖冲之号”首次实现量子优越性
- 2023:176比特“悟空”上线,标志工程化转折
- 2024:华为发布112比特芯片,首次实现24小时无差错
- 2025:传闻“悟空二号”将突破200比特保真度大关
延伸阅读:从《三体》到《时间简史》的隐喻
刘慈欣在《三体》里说“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放到量子赛道也适用。国外曾轻视中国在超导材料的钇钡铜氧(YBCO)薄膜积累,直到2024年《Nature》子刊报道中科大的低温连接工艺优于IBM,才集体转向。霍金曾在《时间简史》里写下“上帝掷骰子,但骰子是量子的”,今天看来,这枚骰子正在中国实验室里被驯服。如何零基础追榜单更新
- 关注官微:搜索“本源量子”“中科大物理学院”,每周五固定发布进展
- 三步查专利:打开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高级检索→输入“申请人=本源量子 AND 超导”
- 蹲学术会议:每年1月深圳“QIP”大会,11月合肥“量子开发者大会”,开发者可现场摸机
一句话展望
如果2026年你看到榜单里出现“超导-硅光混合架构”,请别惊讶,合肥已流出内部PPT,下一个领先者也许不是今天的王者。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