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常压超导量子计算机(常温常压超导量子计算机会实现吗)

八三百科 科技视界 6

常温常压超导量子计算机会实现吗

答案:不会很快实现,但已出现值得追踪的科研线索。

热搜到底在讨论什么?

不少人把“常温常压超导”与“量子计算机”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是两条赛道:材料学极限 VS 计算架构革命。前者想让超导在厨房里发生;后者想用量子比特颠覆世界。把两者生硬绑在一起,如同把火箭发动机塞进自行车——热闹归热闹,逻辑跑不通。

常温常压超导量子计算机(常温常压超导量子计算机会实现吗)-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三大关键词快速扫盲

LK-99:韩国团队2023年抛出的铜掺杂铅磷灰石,被寄予厚望又被“打回冷宫”,至今没有复现零电阻和完全迈斯纳效应。
拓扑量子比特:微软布局十余年,用马约拉纳费米子做逻辑门,对温度要求更低,但仍需接近绝对零度环境。
稀释制冷机:谷歌、IBM量子原型机标配,内部0.01 K左右的温度接近外太空。把它搬回家?目前全球不到百台,单台售价数百万美元。


为什么“常压”成了舆论焦点?

高压路线(百万倍大气压的超氢化物)的确把超导临界温度抬到室温区间,但设备像炮弹工厂,实验一次拆台重装,根本不具备工程化条件。“如果能常压,谁愿意天天守着 *** 包级别的实验室?”——这不仅是我的吐槽,也是Nature Physics 在2024年3月的社论标题。


小白最该知道的物理梗

  1. 超导≠不耗电,而是无电阻传输电流,适合量子比特的相干保护
  2. 量子比特怕热噪声,温度每升高0.1 K,相干时间可能腰斩。
  3. “量子纠错的阈值”目前公认在99.9%保真度,而室温下的噪声轻松把保真度拖进两位数。

权威声音:差距到底有多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在2024年6月《Physics Review Letters》上给出数据:现有常温材料在室温下的相干时间仅为微秒量级,而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需要毫秒甚至秒级。换句话说,技术鸿沟相当于骑自行车想绕银河系。


我逛完学术会议的三点私货

• 材料学家告诉我,真正的突破口可能在二维异质结,而非传统晶体。
• 量子工程师的口头禅是“先降温,再谈规模”——热力学第二定律面前,营销话术不值一提
• 投资圈私下流传一句话:“任何宣称五年内常温量子机的PPT,直接把页脚估值砍掉两个零再看。”

常温常压超导量子计算机(常温常压超导量子计算机会实现吗)-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普通人如何跟进这波科技潮?

  1. 看论文别只看标题,arXiv上的preprint不代表peer-review通过
  2. GitHub开源代码更诚实,IBM Qiskit和Google Cirq每周更新曲线,能跑通就说明技术还活着。
  3. 订阅《Nature》和《Science》的RSS,真正的颠覆永远首发在付费墙后,免费的微博热搜往往是剩饭。

写在最后的心理 ***

狄拉克早在1929年就放话:“量子力学的大部分物理和全部化学都已阐明,剩下的只是工程细节。”近百年过去,我们仍在和细节较劲。常温常压超导量子计算机会不会实现?答案写在时间轴上:不是这一代人的“下周”,却可能是下一代人的“当年”——正如《三体》中叶文洁按下发射按钮时,没人想到四百年后的黑暗森林。技术奇点的迷人之处,正在于它的不可预测,又合乎逻辑。

常温常压超导量子计算机(常温常压超导量子计算机会实现吗)-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