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量子计算机怎么操作
悟空超导量子计算机由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研发,目前面向科研用户开放远程调用,普通用户无法直接上手实操,但可以在线申请体验。悟空到底是什么?
我之一次在实验室介绍悟空时,常被问到“它像传统电脑一样开机吗?”答案是否定的。悟空并不是放在桌面上的机箱,而是一套超低温和超高真空系统包围的量子处理器,外观更像一座迷你太空舱。它的核心由60个超导量子比特组成,在接近-273.15℃(比外太空更冷)的环境中进行量子叠加与纠缠。

(图片来源 *** ,侵删)
如何申请远程体验?三步搞定
- 注册:访问官方量子云平台,填写科研或教育用途申请。
- 审核:通常5个工作日左右,通过邮箱收到使用手册与实验券。
- 编程:打开浏览器在线IDE,拖拽式图形化模块即可完成量子门操控,零门槛运行之一条量子线路。
个人看法:相比传统HPC超算排队数月,悟空实验室把量子计算拉进了浏览器,这一点对初学者极具颠覆性。
新手最困惑的三件事,自问自答
Q1:量子比特会不会突然“死”掉?超导量子比特受电磁噪声干扰,寿命只有百微秒左右,这正是为何需要极低温与磁屏蔽。操作时必须在T1衰变前完成所有计算,工程师比喻为“在子弹飞行中写完一首诗”。
Q2:为什么叫“悟空”?
官方典故:取自《西游记》中七十二变的孙悟空,象征比特可同时处于0和1的“万般变化”;而“悟空”也提醒科学家保持“空杯”心态,面对未知谦逊求索。
Q3:现在能做什么事?
目前主流实验场景:
- Grover搜索示范
- 量子化学小分子能级计算
- 随机量子线路采样验证“量子优越性”
这些题目虽然离日常很远,却是未来药物筛选和金融建模的雏形。
权威声音:潘建伟团队在《Nature》的背书
2024年7月,潘建伟、朱晓波等人在《Nature》刊文指出:“悟空平台60比特处理器的单比特门保真度达到99.9%,比特间读出误差<0.4%,已达可扩展量子纠错的门槛。”这意味着我们正在迈入“可实用量子计算”的黎明。
(图片来源 *** ,侵删)
零基础也能上手的两条量子线路
我用图形化IDE亲手跑过一条最简单的Bell态线路:- 将Q0加Hadamard门 → 进入|+⟩
- 再与Q1做CNOT → 形成纠缠|Φ+⟩
- 测量后,两比特结果在00与11间跳跃,直观看到量子世界最基础的对偶性
另一条练习是在Grover算法模板中把Oracle改成“找三位数中更大的偶数”,只需拖动条件模块,就能用不到50次迭代锁定答案,对比经典暴力搜索平均需要400次查询的体验,量子加速的 *** 扑面而来。
我学到的一个隐喻:薛定谔与孙悟空的相同点
卡夫卡说:“一本书应该是击碎我们内心冰海的斧头。”在我眼里,悟空量子计算机就是一把面向未来的“认知斧头”。薛定谔提出既死又活的猫,与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异曲同工:二者都在逼我们放弃单一现实的执念。当我们用“悟空”跑完之一条量子叠加,就悄悄体验了一次精神层面的升维。下一阶段可能突破:云端量子+AI炼丹炉
内部小道消息透露,2025年底前,悟空平台将接入一个大模型作为“量子线路生成器”。未来用户只需说一句“帮我找到一个让分子键能降低最多的酉矩阵”,AI就能自动编写并提交线路给悟空运行。想象一下,炼丹炉里的孙悟空如今换成了硅基脑,金箍棒则是量子调控脉冲。从古典神话到21世纪前沿科技,这段时空折叠令人心潮澎湃。参考链接: ①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官网 ② 潘建伟 et al. “A 60-superconducting-qubit programmable processor” Nature 630, 66–71 (2024)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