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股份量子计算机是买谁的
无直接购买,合作研发为主,设备核心仍来自中科院物理所与本土厂商。什么是超导量子计算机?
超导量子计算机是一种利用超导体在接近绝对零度时产生的“量子叠加”与“量子纠缠”现象完成运算的新型算力系统。与传统计算机的根本区别:比特只能处于0或1,而量子比特(qubit)可同时处于0、1的叠加态,这让并行计算能力指数级提升。
引用《三体》里一句常被拿来做科普的台词:“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面对量子时代的浪潮,盲目否定或忽视才是真正的无知。

(图片来源 *** ,侵删)
紫光股份究竟扮演什么角色?
市面上常见疑问:“紫光自己造量子芯片吗?”答案是:不完全自造,但通过资本+生态的方式深度介入。具体动作包括:
- 2024年12月底,旗下新华三与中科院物理所签约共研“超导量子测控系统”,专攻低温射频控制板卡;
- 参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量子云”开放实验平台的运营分包,负责服务器集群与高速互联 *** ;
- 间接持股国内一家超导薄膜材料初创公司,提供芯片生长所需的氮化铌(NbN)薄膜工艺。
为何百度上搜不到“紫光自用量子计算机”的新闻?
一句话:对外低调,对内实用。企业内部已建一条“量子混合计算验证线”,主要用于金融风控与药物分子模拟的内测场景,尚未开放对公众API。
个人看法:这并非坏事。量子计算仍处“可用但不可靠阶段”,过早商业化会把自己推到聚光灯下,测试数据一旦翻车,舆论反噬比盈利更大。
新手如何理解产业链中的位置?
不妨把超导量子电脑拆成“三大件”:- 低温稀释制冷机:相当于主机壳,让芯片保持在10 mK(毫开)以下。国内90%依赖进口,但中科院和鹏城实验室已联合推出国产原型机;
- 超导量子芯片:核心算力单元,目前最主流是Tran *** on结构,国内领先者为中科大本源与清华交叉院;
- 测控与纠错系统:紫光切入的就是这一段,负责把传统电信号转换成微波脉冲,再把量子读数返回到经典计算机。
未来三年可期待的三件事
- 量子云平台接口标准化:如果一切顺利,2026年下半年新华三会对外上线一个基于OpenQA *** 3.0语法的在线调用平台,用户可用普通Python脚本“一键跑量子任务”。
- 芯片量产良率突破70%:参照台积电在2024 Q4的公开研究报告,一旦单片良率过七成,每台稀释制冷机的芯片挂载量可由50颗提升到128颗,实测优势直接翻倍。
- 量子安全加密机柜“商用化”:紫光已在国家密码管理局拿到试商用批文,未来可面向 *** 、电力、银行三大场景先行试点,解决量子破解RSA的后顾之忧。
引用爱因斯坦1935年在《物理评论》上的一句话:“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
对于想入门的普通人,不妨先从模拟器开始:IBM Quantum Experience、本源量子云都提供免费的40量子比特虚拟芯片,用键盘就能体会“叠加”“测量塌缩”的魔术;不必急于纠结谁买了谁的机器,先理解“量子干涉条纹”为何像夜空的猎户座——看似无序,却遵循着最精妙的秩序。

(图片来源 *** ,侵删)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