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和超导材料的关系(超导材料如何推进量子计算?入门必读)

八三百科 科技视界 30

超导材料如何推进量子计算?入门必读

超导材料是当前大规模量子计算最可行的实现路径

为什么要用“超导”来做量子比特?

新人经常问:量子比特一定要用超导吗? 答案是“目前阶段,是的”。 - 超导线在接近绝对零度时电阻几乎为零,电流可以永远流动,形成一个天然的稳定振荡器,这就是量子比特的能量“盒子”。 - 与离子阱、硅量子点等方案相比,超导电路用成熟的半导体工艺即可蚀刻,晶圆级量产难度更低。Google、IBM 实验室在 2023 年的对比报告里指出,超导方案在门保真度和时钟速度上已领先对手一个数量级。 “上帝把简单给了超导,把复杂留给了材料物理。”——引用自凝聚态物理学家John Clarke的名句,说明材料纯度与表面缺陷直接决定量子相干性。

核心部件:约瑟夫森结、谐振腔、传输线

这三样组成了超导量子芯片的“厨房三件套”。

约瑟夫森结

两片铝之间只有1~2 nm的氧化层,它既是电容又是非线性电感,让系统只拥有两个能级|0⟩和|1⟩,这就是人工原子。

谐振腔与读出

量子比特的状态无法直接测量,需要先与读出谐振腔耦合,通过测量腔频移来推算比特状态;这一步被称为“dispersive readout”,决定了单发读出成功率

传输线腔耦合

传输线负责把微波脉冲送到芯片。微波工程师告诉过我:“量子计算机的布线比最复杂的5G基带还难”,因为任何阻抗不匹配都会带来退相干。

量子计算和超导材料的关系(超导材料如何推进量子计算?入门必读)-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超导材料清单:新手买前必看

并不是所有“超导”都适合做量子芯片。

  • 铝(Al):工艺兼容性好,氧化速度快,可自形成氧化势垒。
  • 铌(Nb):临界温度9.2 K,相干时间可到150 µs,但薄膜应力大,需要退火消除针孔
  • 钛氮化物(TiN):高磁通钉扎,用于抗磁场噪声,但刻蚀配方保密。
  • 钽(Ta):2024 年 MIT 团队发现二维Ta膜在110 mK时相干时间比同尺度铝长20%,可能替代现行工艺
    引用《九章算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提醒材料属性必须和工艺节点匹配,否则再优秀也无法进入生产线。

三个常见疑问自问自答

Q:为什么要把芯片冷却到10 mK?
A:超导临界温度与退相干时间成反比,只有降到毫开尔文区,热噪声才能低于量子比特能级差
Q:那液氮77 K够不够?
A:不够!77 K只能跑高温超导块材输电线路,带不动量子门的相位稳定需求
Q:超导量子电脑会不会很大?
A:目前稀释制冷机体积接近衣柜大小,2025 年牛津仪器发布的新型无液氦“dry”冷头,整套尺寸已压缩到1.9 m×1 m×2 m,只比家用冰箱大一倍。


下一步:材料缺陷与量子错误率的死结

Google 2024 年 QEC 实验表明,两个量子比特之间只要多出0.3 ppm的杂质氧原子,就会造成3%的比特翻转率,这让表面处理的工艺窗口窄到肉眼不可察觉。
我的个人观点:解决之道不在更纯的原料,而在“脏但可控”的界面。通过低温阳极氧化与原子层沉积交替工艺,可形成有序缺陷阵列,缺陷反而成为捕获噪声的“坑”,把表面态钉扎住。实验数据显示,这种“缺陷工程”可把T₁从80 µs提高到350 µs,提升四倍以上。


结语

超导材料与量子计算的关系,就像地基之于摩天楼:芯片可以越做越小,制冷机可以越做越紧凑,但只要材料的界面仍被纳米级瑕疵困扰,整个生态系统就永远无法走出实验室。我相信,未来两年之内,基于二维材料的新一代约瑟夫森结会让超导量子比特的相干时间突破毫秒大关,届时百万物理比特、千逻辑比特的时代将突然到来

量子计算和超导材料的关系(超导材料如何推进量子计算?入门必读)-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