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机为何要用超导约瑟夫森结
超导是实现量子计算的核心路线量子比特到底怕什么?
把信息变成“0”和“1”,传统计算再简单不过;放到量子世界,脆弱就成了关键词。温度热一点、磁场强一点,量子叠加态就像肥皂泡一样破裂。于是工程师们问自己:有没有一种材料既能把量子信息保留得足够久,又能放大成可测信号?
(图片来源 *** ,侵删)
超导材料带来的三大礼物
- 零电阻——电流不损失,信号放大环路几乎不发热;
- 能隙保护——低于临界温度时,电子成对凝聚,外部杂音被关在门外;
- 宏观量子效应——一块铝薄膜就能同时存在顺时针、逆时针电流,做成约瑟夫森结后充当天然量子比特。
“人类一旦看见超导现象,就等于提前窥见量子世界的大门。”——诺贝尔奖得主巴丁
约瑟夫森结:像钟摆一样的可控元件
用两层超导体夹一层纳米级绝缘层,构成超导隧道结。通过外部微波脉冲,能量可以“跳过”绝缘层,使得电流以量子化的相位差震荡。震荡的两条方向即对应比特的“0”与“1”。- 问:为什么不能直接拿半导体量子点?
- 答:半导体对电荷缺陷极度敏感,退相干时间只有几十纳秒;超导器件可达百微秒,差距千倍。
稀释冰箱:比外太空还冷的房子
15毫开尔文(-273.135℃)才能抑制热噪声,相当于比月球阴影面冷上一千倍。这种环境下的超导量子芯片误码率低于0.1%,为后续量子纠错提供了时间窗口。- 核心组件:
- 多级脉冲管预冷
- 氦-3/氦-4混合室二次降温
- 超导磁屏蔽层隔离地磁扰动
经典比喻:交响乐团里的指挥棒
想象一支交响乐团,每个乐手都在同一时间演奏不同段落。量子算法就是这首曲子,指挥棒是微波脉冲,乐手就是1000个超导比特。超导赋予乐手极其稳定的节拍,一旦换成铜线或半导体,节拍立刻被打散。
(图片来源 *** ,侵删)
成本与门槛:为何谷歌舍得砸重金
- 原料:高纯铝、铌,每公斤市价不足百元;真正的“奢侈品”是稀释冰箱与低温测控线缆。
- 人力:培养一名极低温量子器件实验工程师需要6–8年,国内可独立操作5比特以上芯片的不到300人。
我的观察:技术拐点已现
2024年9月,谷歌在《Nature》公布最新Surface-17编码实验:17个物理比特被嵌套纠错到1个逻辑比特,首次把逻辑错误率压到1E-3以下。从商业视角看,量子云服务的边际成本将在2027年后低于传统超级计算机,这是超导路线持续烧钱却无人退缩的真正原因。引用《红楼梦》的判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超导就是那阵好风;接下来考验的,是量子软件与算法能否乘风起航。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