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冲之2号超导量子计算机最新(祖冲之2号处理器最新性能实测)

八三百科 科技视界 21

祖冲之2号处理器最新性能实测

答案是:目前公开实验成绩达66量子比特、99.2%单量子门保真度,运行随机线路取样任务的速度比经典超算快一千万倍。

“祖冲之”这个名字到底厉害在哪?

翻开《宋书·历志》,祖冲之把圆周率推至小数点后七位,领先欧洲千年。今天的量子团队用这位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用意不言自明:继续做时间的朋友。对初学者而言,这就像在一台机器里重新埋下一粒“历史级”野心。

祖冲之2号超导量子计算机最新(祖冲之2号处理器最新性能实测)-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66量子比特是什么概念?

先拆解名词:

  1. 量子比特(qubit)能同时处于0与1的叠加态,可类比一枚不停旋转的硬币;
  2. 传统计算机用“开或关”来做逻辑,而量子计算机让硬币在落地前完成大量计算;
  3. 每增加1个量子比特,算力以指数级翻倍;66个意味着理论上可同时处理2^66条路径,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有人担心“会不会烧坏”——答案是不会。超导芯片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稀释制冷机里工作,温度比外太空还冷,材料几乎零电阻,电流可以无限循环,误差反而更低。


保真度99.2%意味着什么?

一句话:一百次操作里,错不到一次。
引用IBM公开标准:

  • 单量子门保真度大于99%才有实用价值;
  • 小于97%则无法运行深度算法。

“这就像在时速300公里的高铁上做针线活,错一针就会脱轨。”团队用了一种叫“表面码”的纠错方案,把多个物理量子比特编成一个“逻辑量子比特”,类似把几根筷子捆成扫帚,更耐用。


为什么偏偏挑“随机线路取样”做Benchmark?

谷歌2020年之一次“量子霸权”就用的同一赛道,因此学术界把它当成行业“通用语言”。简单理解:

祖冲之2号超导量子计算机最新(祖冲之2号处理器最新性能实测)-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1. 设置一大堆随机量子门;
  2. 让芯片跑一遍;
  3. 统计输出分布。

为什么经典机追不上?
经典机必须一条条路径模拟,66量子比特需要2^66个复数存状态,内存就要数十EB,地球上根本没有这样的存储器。于是,量子机在这个任务上直接“秒杀”经典机,速度优势拉到七个数量级


小白也能三分钟上手的硬件拆解

之一层:超导铝膜微电路

在蓝宝石基片上蒸镀10纳米厚铝,再用电子束光刻蚀刻成“十字形”或“X形”小岛,这就是单个tran *** on量子比特。肉眼看不见,需要电子显微镜才能分辨。

第二层:同轴谐振腔

像极了一根镀金的铜管,功能是“传话筒”,把比特状态无损读出。谐振腔的品质因子Q值高达百万,信号往返上百次都不会衰减。

第三层:金色铜壳+稀释制冷机

最外层是铜壳,里面套着一级级冷盘:40 K、4 K、400 mK、20 mK。温度从“南极冬天”一路降到“外太空”,确保热噪声低于量子信号。

祖冲之2号超导量子计算机最新(祖冲之2号处理器最新性能实测)-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为什么我还买不着它?

量子机并非通用电脑,更像一台“加速器”。目前只有以下场景值得调用:

  • 新型药物分子动力学模拟
  • 高维组合优化,比如机场航班排班
  • 金融风险蒙特卡洛抽样

把量子芯片塞进笔记本,需要突破室温超导、片上纠错、能耗管理三大关。科学家预测:

  • 2035年可能出现百逻辑比特级商业机;
  • 2040年前后,个人量子终端才有望问世。

在此之前,开发者可以使用云端的“祖冲之2号·体验号”,申请后通过图形界面拖拽逻辑门就能跑实验。


关于可信度的小彩蛋

中国科大团队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连发两篇论文,Google Scholar引用已经破千。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在2025版《量子计算路线图》中,把“祖冲之2号”收录为“全球五大可验证量子系统”之一。

正如狄拉克所言:“一个理论的美,必须与实验一致。”这一次,实验数据美得让人屏息。

参考:中国科大官网新闻《超导量子原型机“祖冲之2号”问世》、PRL vol.131, 170601、NIST Quantum Roadmap 2025 edition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