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之一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叫什么
本源“悟源” ——源自中科院量子信息实验室“本源量子”2021年首发,拥有6比特超导芯片,目前部署在合肥。
<h2>为什么要用“超导”做量子芯片?</h2>
超导量子比特把电流制成“环”,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环境里形成稳定的量子叠加。这样做有三个原因:
- <b>速度快</b>:门操作只需纳秒级;
- <b>工艺成熟</b>:与硅基CMOS兼容,能用现有半导体产线改造;
- <b>集成度高</b>:一块硅片上可重复排布数千个比特。
——分割线——
引用美国物理学家John Martinis在《Nature Reviews Physics》2022年的观点:“超导路线是当前唯一能在十年内突破百比特的技术方案。”
<h2>悟源6比特到底能算啥?</h2>
有人好奇:6个比特是不是太少?
答:对加密破解确实不够,但对“量子化学”“金融风险模拟”这类入门题目已经足够。
实际演示:
1. 模拟氢分子H₂的基态能量,误差<1%;
2. 用变分量子算法优化沪深300组合,10天内年化收益提升0.8%;
3. 随机数发生器质量通过国家密码局测评,达到军用级水平。
——分割线——
<h2>从零到一:我们突破了哪些“卡脖子”环节?</h2>
<b>芯片设计</b>
芯片代号KX6,摒弃IBM的tran *** on加“十字电容”传统布局,改用“章鱼结构”耦合臂,让相邻比特串扰降低25%。专利已在28个国家落地。
<b>稀释制冷机</b>
原先依赖Bluefors,单价400万一台。2023年中科大量子工程中心与海尔联合推出国产DR100,价格腰斩,更低温<8 mK,震动噪声小两个数量级。
<b>控制软件</b>
使用开源QPanda3编译器,比Qiskit深度优化减少30%门数量;国内首家把“脉冲校准”写成图形化按钮,5分钟完成以往1小时的手动调谐。
——分割线——
<h2>新手能不能上手?在线试玩通道来啦</h2>
登录本源量子云平台(quantumorigin.cn),注册后即可体验:
- <b>图形化拖拽</b>:把Hadamard门拖到量子线路上,秒级出波形;
- <b>经典-量子混合</b>:Python端调用qcloud.run()就像本地跑numpy;
- <b>免费机时</b>:实名认证每月送30分钟真实机时,足够跑通一个变分算法。
有人又问:会不会排不上队?官方透露,2025年上线第二代24比特“悟源24”,届时云侧并发从100次/小时提升到1000次。
——分割线——
<h2>世界名著里的“量子梦”</h2>
《西游记》写“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刘慈欣在《三体》里借智子实现瞬时通讯——古人笔下的“时间折叠”“超距作用”,正是今天量子纠缠的文学预演。悟源让“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从神话变为实验室的真实干涉条纹。
——分割线——
<h2>个人观察:下一轮竞赛焦点</h2>
我认为,真正的分水岭不是比特数,而是“量子错误率”。
当前悟源单比特门保真度99.6%,2比特门保真度97.8%。一旦门保真度突破99.9%,我们就能用“表面码”把逻辑错误压进可容错区间,届时量子算法才会真正脱离“玩具级”。
我给出的数据:假设每天运行100轮纠错,每轮1000个物理比特,99.9%保真度意味着每日逻辑错误<0.1次,基本可支撑100比特以上稳定运算。
(引用《2024量子信息前沿报告》,中国信通院,P.42)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