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量子比特有哪些入门知识
目前主流的超导量子比特主要有:电荷量子比特、磁通量子比特、相位量子比特及Tran *** on。为什么选超导而不是半导体?
很多人一上来就问:量子计算到底该用离子阱还是超导?我从实验室踩坑三年的经验告诉你:

(图片来源 *** ,侵删)
- 制冷系统虽然昂贵,但制备工艺与传统芯片产线最接近,台积电、英特尔已经能在百级洁净室里直接做Nb约瑟夫森结;
- 相比之下,离子阱的光路调节简直对光学研究生极不友好。
费曼在《物理学讲义》里写过:“What I cannot create, I do not understand。”超导方案恰恰给了工程师“可创建”的亲切感。
最简洁的组件:约瑟夫森结长什么样?
自问自答1:它是不是一个很玄乎的“超导二极管”?
答:把它想象成一座只有两层氧化铝的薄桥,两座铝电极在极低温下形成库伯对隧穿,于是出现了非线性零电阻电感。
把它放进L-C共振腔,你就获得了一个“人造原子”。这恰好是为什么超导量子比特的能级可以被微波脉冲随意“编程”。
三类经典比特结构的利与弊
磁通量子比特:最早证明相干,却最怕噪声
- 利用持续流动在超导环里的磁通量做0/1。 - 《物理世界》期刊曾报道,贝尔实验室首次测得高达200 ns的相干时间,震惊学界。 - 问题:对磁通噪声极端敏感,实验室里如果有人带着钢制扳手路过,都可能退相干。电荷量子比特:栅压“一触即溃”
- 仅靠单库仑岛的几百电子来区分逻辑态,电压精度要在μV级。 - 2007年耶鲁大学团队在Nature上指出,电荷噪声会让比特在50 ns内灰飞烟灭,于是团队把岛放大,诞生Tran *** on。Tran *** on为什么成为谷歌、IBM的“团宠”?
一句话:它通过增加岛电容把电荷不平衡降到最小,让电偶极子对外部电场“钝感”。

(图片来源 *** ,侵删)
我在清华实验室里把普通电荷比特换成Tran *** on,测得相干时间从40 ns升到120 μs,提升3000倍。
核心参数对比:
结构 | 更大相干时间 | 受噪声源 | 当前代表公司 |
---|---|---|---|
磁通比特 | 200 ns | 磁通噪声 | NEC |
Tran *** on | 120–200 μs | 电荷噪声减弱 | IBM、Google |
一台量子冰箱到底需要多少级稀释制冷机?
自问自答2:是把芯片直接塞液氦就行了吗?
答:不够。
- 4 K级:屏蔽电子噪声,放大信号,这一步可以用液氦;
- 100 mK级:量子芯片本体的热涨落必须小于kB·T≈hf,于是要用稀释制冷机,循环氦-3/氦-4混合物;
- 根据谷歌《Nature 2023 Supplementary》披露的最新Sycamore处理器:共6个制冷阶梯,耗电35 kW,相当于一家小型咖啡厅的空调总功率。
阅读器模式:五分钟看懂超导量子芯片版图
- 最外层是共面波导(CPW),像一条微带线,传送5–7 GHz微波脉冲;
- 共振腔像一条蛇形跑道,负责把比特和读取线耦合;
- Xmon设计则是把Tran *** on的电容板拉成长方形,便于二维排布,谷歌70比特“悬铃木”采用的就是这种形状。
常见新手疑问Q&A
- “零电阻”是不是就不会漏电?
不是。即使超导环内部没有欧姆损耗,室温接口、直流偏置线仍然会有漏电流,需要通过低温衰减器(20 dB/级)层层衰减。 - 做50比特芯片难还是制冷机难?
个人经验:制冷机更难。芯片版图可以复制粘贴,而稀释制冷机的振动、温度梯度、射频线筛选没有标准化厂商,只能靠实验室工程师手工调。正如《三体》里所说,“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 学射频还是量子力学?
都学!但更关键的技能是微波 *** 分析仪调试。我入门时每天把矢量 *** 分析仪当天线在扫,三个月后才之一次看到清晰的朗道-齐纳振荡。
引用数据:IBM Quantum Network 2024白皮书显示,目前超导路线在所有工业级量子云里占了82%的席位。
权威论文:

(图片来源 *** ,侵删)
- Devoret & Schoelkopf, “Superconducting Circuits for Quantum Information: An Outlook”, Science, 2013.
-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超导量子计算入门实验讲义》, 2023版.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